[实用新型]网络插座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28059.0 | 申请日: | 2011-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4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兴明;王洋;罗又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康祥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502;H01R13/629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插座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增强插拔力的网络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及信息产品的应用愈趋广泛,电脑系统及其相关周边产业的进步更是一日千里。电脑的大量普及,再加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经由网络可以快速地获取所需要的资料,还可以获得多样化的信息服务,电脑网络的发展提供人类更为便捷与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了追求更高的网络速度和更好的上网质量,对网络插座连接器与网络接头之间的信号传输质量要求亦越高,现今人们普遍采用规格为RJ-45型网络接头与相对的网络插座连接器进行耦合,而网络接头与网络插座连接器需稳定接触才能保证两者之间信号的稳定传输。
传统的网络插座连接器通过在屏蔽壳体两侧内表面设置金属弹片,以使网络插头插入网络插座连接器的插接口时,借助弹片抵压紧网络插头,使网络插头稳定收容于插接口,从而使网络插头与网络插座连接器之间达成稳定信号传输。这种设置于屏蔽壳体上的金属弹片,暴露了以下缺点:
一、金属弹片与屏蔽壳体一体成型,需要采用弹性较好的金属材料以保证弹片的耐插拔性,从而使整个屏蔽壳体均需采用较好的金属材料制作,造成屏蔽壳体的生产成本过高。
二、金属弹片的结构设计得比较复杂,需要经多次冲压或折弯成型,使弹片品质难以得到保证,其模具制作也比较复杂,从而增加了制造成本,使其总体成本不易降低。
三、金属弹片在反复使用下,其弹性会渐渐失效,从而在受到网络插头压迫后金属弹片难以复位,因弹片提供的插拔力不足,使网络插头不能与网络接口有效接触,接收到的信号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络插座连接器,其通过于绝缘本体之插接口左右内壁面分别设置一弹片,大大增强插拔力,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网络插座连接器,包括屏蔽壳体、绝缘本体和端子组,所述屏蔽壳体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端子组安装于绝缘本体内,于绝缘本体内部形成一可收容网络插头的插接口,插接口左右内壁面沿插入方向分别一体延伸出一弹片,弹片背面具有一变形空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口左右内壁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凹槽,该凹槽向后贯穿于绝缘本体的后端面,上述弹片设于凹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片包括连接部和弹性部,该连接部自上述内壁面垂直延伸而出,弹性部自连接部的顶端折弯向插入方向延伸。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该弹片正面形成一用于抵紧网络插头的接触面,该接触面为斜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部末端比前端要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位于插接口的前缘。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片位于上述内壁面的中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右内壁面上的弹片彼此对称设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于绝缘本体之插接口左右内壁面分别设置一弹片,其由塑料制成,一方面因该弹片比传统设置于金属外壳上的金属弹片厚,可有效增强插拔力;另一方面该弹片的厚度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自由增减,有利于调节控制插拔力;再者生产时一次成型,不必考虑折弯角度与弹力因素,简化了制造上的复杂度,提高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二、通过于绝缘本体之插接口左右内壁面上分别设置向后贯穿于绝缘本体的后端面的凹槽,以使弹片与内壁面一体成型的生产过程只需要一次性注塑,产品容易脱模,方便弹片的成型,模具制作也相对简单,免去了传统弹片设置于屏蔽壳体上,需要冲压、折弯的工序,制造过程简单方便,同时简化了外壳的结构,降低外壳的生产成本。
三、通过采用与绝缘本体相同的塑料制作弹片,一方面可以避免网络插头多次插接而造成刮伤,同时,可以免去用传统昂贵的金属材料制作,降低材料成本。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剖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后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屏蔽壳体 11、前壁板
12、开口 20、绝缘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康祥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康祥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80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