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快速换装绞刀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8008.8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8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渊;高炳;陈增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快速 换装 绞刀 套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切削刀具的辅助用具,尤其是关于一种改进的快速换装绞刀套筒。
背景技术
重型卡车车架总成在装配生产过程中,车架纵梁的主副梁、横梁总成连接板、支撑板及其它零部件经多层配装,再通过铆钉或螺栓进行紧固连接。由于各零部件加工的公差累积和制造偏差的累积,造成了连接配合孔位同心度的偏差或孔错位(俗称“双眼皮”)现象,导致螺栓或铆钉无法作通畅的紧固装配。为了保证装配孔位的同心度,防止装配后车架总成内应力的产生,必须对连接件的通孔实施再铰孔作业,使连接件的孔位达到一致的同心度后,才能穿入铆钉和螺栓,完成零部件之间的装配连接。
目前,在现有车架总成装配中实施再铰孔作业的铰刀,一般使用标准铰刀与螺母结合的方法,即在绞刀的尾端焊接六方螺母。使用时,以风扳机的输出端与一制有内四方孔的套筒配合,套筒输出端制有内六方孔以便于与焊接于铰刀尾端的螺母套配,以此达到扭矩传输的目的。然而,由于受制作过程和焊接作业及技术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螺母与绞刀焊接后出现不同心的偏差,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连接孔位、铰刀、套筒与风扳机输出轴不同心的问题。此缺陷增加了铰刀周期性的挠度和断裂几率。并且也因铰刀尾端焊接的淬火过程,而降低了铰刀尾部的韧性,使铰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尾部易受冲击而遭断裂,经调查统计铰刀平均断裂率为5.7%。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现有的重型卡车车架总成装配工艺过程中,为解决于因孔错位而导致铰刀、套筒与风扳机之间所存在不同心、铰刀易断裂的缺陷,而提出一种改进的快速换装铰刀的套筒。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快速换装绞刀套筒,包括套筒,其特征在于套筒换装铰刀的插接孔设为与套筒同轴心的半圆孔,半圆孔为与套筒同轴心的单弦半圆孔,半圆孔为与套筒同轴心的双弦扁孔。
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施的快速换装铰刀套筒,由于采用了与套筒同轴心结构的铰刀插接孔,在节约工艺准备时间和实现了快速换装道具的同时,提高了铰孔的作业质量和生产率,重要的是明显的降低了铰刀的平均断裂率,经统计,铰刀平均断裂率由原来的5.7%下降为2.2%。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有益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就一种与风扳机配接孔为内四方孔10的快速换装套筒1为实施例,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套筒1在换装铰刀的一端设置有与套筒1同轴心的单弦型半圆孔100,其中弦边1001为半圆孔的平面端线。为此,与此半圆孔相对应的铰刀也应制成半圆形尾端。换装铰刀的半圆孔还可以设置为与套筒1同轴心的双弦型扁孔101,其中两弦边1011为扁孔101的两平面端线。为此,与此扁孔相对应的铰刀也应制成鸭嘴形的扁圆尾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80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镜板研磨设备
- 下一篇:连翘酯苷A在制备治疗乙型肝炎药物中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