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解液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7873.0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6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梁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东力电池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B01D24/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李俊康 |
地址: | 51143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液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净化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对电池电解液进行循环过滤净化处理的电解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解液的过滤经过都是通过锌碎完成,传统的方法是在过滤槽中加入锌碎,通过慢慢沉淀,通过锌碎对电解液完成过滤净化处理,但是这种处理后的电解液的纯度并不一定能够达到工业要求,净化效果随着净化次数的增加,也会越来越差,这对加工后的电池的电压和电流有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电池电解液进行循环过滤净化处理的电解液处理装置,它包括储液桶和储存槽,所述储液桶的底部设有排液管,它还包括数个分别装有锌碎的过滤槽,所有过滤槽从左向右呈阶梯状排列,最左边的过滤槽的位置最高,储液桶的排液管的出水口位于最左侧过滤槽的正上方,每一所述过滤槽的右端均设有排液管,每一过滤槽的排液管的出水口分别位于其右侧过滤槽的正上方,最右侧过滤槽的排液管的出水口位于储存槽的正上方。
它还包括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进水管连接储存槽,抽液泵的出水管连接储液桶。
每一所述过滤槽内分别间隔设置有数块纵向隔板,所有隔板将过滤槽分隔成数个容水区,锌碎分布在每一所述容水区中,每一所述隔板上分别设有一通水孔,所述隔板在过滤槽内形成从左向右的进水通道,排液管的出水口位于最左侧容水区的正上方。
每一所述过滤槽内的通水孔的位置间隔分别在隔板的底部和顶部,且最左侧隔板的通水孔位于其底部。
每一所述排液管上均设有排液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解液处理装置通过抽液泵将电解液在储料桶、过滤槽与储存槽之间循环流通,可以实现循环过滤净化,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阶梯状分布的过滤槽,以及每个过滤槽形成从左向右的进水通道,可以保证电解液和锌碎充分的接触,以达到更好的过滤净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解液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解液处理装置包括储液桶1、储存槽4、锌碎10和抽液泵5,以及数个位于储液桶1与储存槽4之间的过滤槽3,所有过滤槽从左向右呈阶梯状排列,最左边的过滤槽的位置最高,锌碎10装在每个过滤槽之中,储液桶1的底部设有排液管2,该排液管2的出水口位于最左侧过滤槽3的正上方,每个过滤槽3的右端均设有排液管2,每一过滤槽的排液管2的出水口分别位于其右侧过滤槽的正上方,最右侧过滤槽的排液管2的出水口位于储存槽4的正上方,所述抽液泵5的进水管6连接储存槽4,抽液泵5的出水管7连接储液桶1,每一排液管2上均设有排液阀9。通过抽液泵实现电解液在储液桶1、过滤槽3与储存槽4之间循环流通,以实现循环过滤净化。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槽3优先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每一所述过滤槽3内分别间隔设置有数块纵向隔板8,所有隔板8将过滤槽3分隔成数个容水区,锌碎10分布在每一所述容水区中,每一所述隔板8上分别设有一通水孔81,所述隔板8在过滤槽3内形成从左向右的进水通道,排液管2的出水口位于最左侧容水区的正上方。其中每一所述过滤槽3内的通水孔81的位置间隔分别在隔板8的底部和顶部,且最左侧隔板8的通水孔81位于其底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东力电池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东力电池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78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