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载机驱动桥轮边端盖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7706.6 | 申请日: | 201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0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勇;阙智坚;任高奇;蔡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工(福建)桥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7/14 | 分类号: | B60B7/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钟善招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载 驱动 桥轮边端盖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设备,具体涉及装载机驱动桥轮边减速器轮边端盖。
二、背景技术
轮边端盖是工程机械行业使用在驱动桥上的一种密封、限位装置。目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使用的轮边端盖是铸件,采用O型密封槽上装O型密封圈密封和钢球定位孔上的钢球定位。该结构轮边端盖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加工轮边端盖上的O型密封槽和钢球定位孔时难度较大;二是由于驱动桥上的半轴是浮动结构同时又旋转传递扭矩,使轮边端盖上的钢球需同时承受半轴传递过来的轴向力和径向力,导致轮边端盖钢球限位孔磨损扩大,造成轮边端盖损坏,出现漏油现象;三是因轮边端盖为带O形圈结构,在装配时,行星轮架O形圈装配孔易造成O型密封圈切边、出现漏油现象;四是因行星轮架本身结构问题,造成螺栓不能均匀分布,由于受力不均易造成漏油。以上缺陷的存在大大的降低了驱动桥质量,增加用户使用和维护费用。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装载机驱动桥轮边端盖,既可起到了密封、限位作用,又可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且容易加工,在降低驱动桥故障的同时,降低加工成本和用户使用与维护费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装载机驱动桥轮边端盖取消原O形密封槽,同时取消行星轮架O形圈装配孔结构,改成由端面对驱动桥减速箱进行密封;并将钢球限位孔对半轴的限位改成挡块限位孔限位,以增大受力面积;原轮边端盖由非均匀布置的6颗螺栓锁紧,改成由12颗螺栓均布锁紧,使轮边端盖受力均匀。
上述结构的轮边端盖具有以特点:
一是取消了轮边端盖与行星轮架之间O型密封圈结构,改为由端面进行密封,在降低机械加工难度的同时还可减少装配劳动强度,从而降低设备生产成本;二是将钢球限位结构改为挡块限位结构,可增大轮边端盖与半轴的受力面积,提高轮边端盖的耐磨性,解决了轮边端盖限位孔磨损的故障;三是轮边端盖由6颗非均布螺栓锁紧改成由12颗螺栓均布锁紧,使轮边端盖受力均匀,抵消了半轴传递过来的轴向力,解决了轮边端盖的漏油故障。
本实用新型装载机驱动桥轮边端盖具有以下效果:降低了轮边端盖加工难度,既起到了密封、限位作用,又提了装配效率,且降低驱动桥故障,最终在降低设备生产成本的同时减少了用户使用维护费用。此外,该轮边端盖制作简单、成本低,维护保养方便,利于推广。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载机驱动桥轮边端盖正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载机驱动桥轮边端盖左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载机驱动桥轮边端盖装配到轮边减速器总成后的正剖视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装载机驱动桥轮边端盖取消原O形密封槽,同时取消行星轮架O形圈装配孔结构,改成由轮边端盖1的端面进行密封;并将钢球限位孔改成挡块3限位孔,以增大受力面积;原轮边端盖由6颗锁紧螺栓非均匀布置改成由12颗螺栓2均布锁紧,使轮边端盖受力均匀。
上述结构轮边端盖工作时,扭力与转速经半轴齿轮传递给太阳轮,此时半轴5会给轮边端盖一个推力,调整支柱4与挡块3接触并相对转动,产生摩擦力,挡块3采用钢件,经热处理后硬度高,不易磨损;原轮边端盖由6颗非均布螺栓锁紧改成由12颗螺栓均布锁紧,使轮边端盖受力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工(福建)桥箱有限公司,未经龙工(福建)桥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77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