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酸丙烯酯合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6816.0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4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殷芳喜;梅支舵;徐利林;陈永礼;王桂珍;吴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金泰化工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17/36 | 分类号: | C07D317/36;B01J8/06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马元生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 丙烯 合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合成装置,尤其是一种碳酸丙烯酯合成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器是化工设备领域中比较特殊的一种设备,它的结构会因为反应特性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一般认为,碳酸丙烯酯合成方式是这样的,环氧丙烷在一定温度、压力和催化剂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丙烯酯。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热23KCal/mol,由此可见,从反应系统适时带走部分热量对生成碳酸丙烯酯的反应是有利的。因此,在反应系统中安装冷却装置是必要的。
目前,碳酸丙烯酯的合成装置多采用管式反应器,而反应器的加料方式和控温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多采用外置式换热器控制调节反应器温度。外置式换热器的弊端是占用一定空间,管线复杂,阀门多,泄露点多,操作繁琐。另外,外置式换热器在工作期间外部温度很高,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的烫伤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碳酸丙烯酯合成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外置式换热器占用空间多、管线复杂、安全性差等问题,并能有效避免发生员工烫伤事故,操作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碳酸丙烯酯合成装置,包括管式反应器、粗品缓冲罐和粗品储罐,所述管式反应器中的预热冷却区设置内置式蛇形管式换热器,内置式蛇形管式换热器和换热介质切换装置相连接。
采用这样的碳酸丙烯酯合成装置,原料环氧丙烷和催化剂从反应器顶部用泵输送进入原料活化区;原料液态二氧化碳从反应器中用泵输送进入反应生成区;在反应生成区,在一定压力、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环氧丙烷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丙烯酯,产生大量热量;富含碳酸丙烯酯的高温混合物进入预热冷却区,在内置式蛇形管式换热器的冷却下得到一定程度的冷却,及时有效地避免了生成的碳酸丙烯酯高温分解。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碳酸丙烯酯合成装置还具有投资少、占地小、效率高、安全性高等优点,并能有效避免发生员工烫伤事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碳酸丙烯酯合成装置中内置式蛇形管式换热器用不锈钢制成,以此避免因换热器被介质腐蚀需要经常停工检修,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碳酸丙烯酯合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碳酸丙烯酯合成装置由管式反应器1、内置式蛇形管式换热器2、换热介质切换装置3、粗品缓冲罐4、粗品储罐5组成。管式反应器1分为三个区域:原料活化区、反应生成区、预热冷却区;内置式蛇形管式换热器2用不锈钢制成,安装在管式反应器1的预热冷却区。内置式蛇形管式换热器2和换热介质切换装置3相连接。原料环氧丙烷和催化剂从管式反应器1顶部用泵输送进入原料活化区;原料液态二氧化碳从管式反应器1中下部用泵输送进入反应生成区;在反应生成区,在一定压力、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环氧丙烷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丙烯酯,产生大量热量;富含碳酸丙烯酯的高温混合物进入预热冷却区,在内置式蛇形管式换热器2的冷却下得到一定程度的冷却,及时有效地避免了生成的碳酸丙烯酯高温分解和其他副反应的进行;富含碳酸丙烯酯的混合物从管式反应器1的底部出料,经粗品缓冲罐4输送到粗品储罐5,最后由泵输送到碳酸丙烯酯精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金泰化工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金泰化工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68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