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电触控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6638.1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8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强;季叶;皇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康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佘文英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电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压电型的振动传感器。
背景技术
压电触控传感器是一种通过逆压电效应来实现电能-机械能转换的器件,即利用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原理,给贴附于金属片上的压电陶瓷薄膜振子输入电压信号,使得陶瓷薄膜振子产生弯曲振动。压电触控传感器可应用于触摸屏中的触觉反馈,如手机触摸屏,MP4触摸屏和小型笔记本触摸屏等等。
目前,手机等便携设备触摸屏用触觉反馈传感器为动圈式垂直振动器。如专利号为200520130280.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揭示了一种动圈式垂直振动器,利用电磁反应使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弹性薄板的弹性振动下产生机械振动,达到触觉反馈的作用。但是动圈式垂直振动器存在体积大、厚度高、效率低、组装复杂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动圈式垂直振动器的缺点,提供一种压电触控传感器,该压电触控传感器厚度薄、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电触控传感器,包括压电振子、外壳和金属配重块,其特征在于:外壳和金属配重块分别固定在压电振子的两端,所述的压电振子由金属薄片和粘贴在金属薄片上下的两组多层压电陶瓷片构成,上下两组多层压电陶瓷片和金属薄片粘接时极化方向相反。
其中多层压电陶瓷片由2~20层的压电陶瓷层叠合烧结制成,每层压电陶瓷层之间设置有一电极层。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压电陶瓷共烧技术制成多层压电陶瓷片,将两组多层压电陶瓷片分别粘接在金属薄片的上下面,实现双晶片结构,形成自主弯曲振动,提高了压电振子的振动力。同时,利用安装外壳和金属配重块分别固定压电振子的两端,实现了安装简单化并进一步增大了压电振子的振幅和力量。该压电触觉反馈传感器具有厚度薄、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效率高、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作为便携、小型设备触摸屏用的触控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电振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在图1中,本实施例的压电振子由上下两组多层压电陶瓷1、2和金属薄片3联接构成。
在图2中,本实施例由压电振子4、安装外壳5和金属配重块6联接构成。
本实施例的两组多层压电陶瓷片1和2由2~20层压电陶瓷层叠合烧结制成,每层压电陶瓷层之间设置有一电极层,电极层采用Ag/Pd电极材料。两组多层压电陶瓷片1和2与金属薄片3粘接时极化方向相反。当正电压同时加在两组多层压电陶瓷片1和2时,通过逆压电效应,多层压电陶瓷1伸长,多层压电陶瓷2缩短,压电振子产生凸型弯曲形变;当负电压同时加在两组多层压电陶瓷片1和2时,通过逆压电效应,多层压电陶瓷1缩短,多层压电陶瓷2伸长,压电振子产生凹型弯曲形变。当两组多层压电陶瓷片1和2接交流电源时,与金属薄片3一起弯曲振动。
本实施例利用安装外壳5和金属配重块6分别固定压电振子4的两端,实现了安装的简单化并进一步增大了压电振子的振幅和力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康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康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66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萃取提纯原态黄色蜂胶的方法
- 下一篇:智能节电饮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