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的睡垫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6083.0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3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彦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彦瑜 |
主分类号: | A47G9/06 | 分类号: | A47G9/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中坜***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睡垫,尤其是指一种当使用者趴睡于桌面时,可将使用者头部、手部隔开,以防止头部压迫手臂,且具有便于调整、携带功效的可调式的睡垫。
背景技术
一般人们在外出时(如上班),若感觉疲累而想要睡觉时,通常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趴睡于桌面,人们趴睡在桌面上的姿势是为手部放在桌面(手部、桌面间也可垫置一枕头),而头部则直接压迫在手部,由于头部具有一定重量,会导致手部血液循环不良,造成手部麻掉、酸痛的情形。
因此,本设计人有鉴于趴睡在桌面时,无相关辅助物来防止头部直接压迫手部,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66964号,虽已改善前述趴睡时手部遭到压迫的缺失,但仍有不便之处需改良。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睡垫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便于调整、携带功效的可调试的睡垫。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调式的睡垫,包含有一垫体及一位于垫体上的枕体,垫体包含有相套合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且垫体形成有一容置空间。
上述第二组件小于第一组件且套设于第一组件中,第一组件、第二组件间设有至少一导沟、一导块,并将导块导入于导沟,以使第一组件、第二组件相结合且可伸缩调整。
上述第一组件内壁设有一突缘,第二组件外部设有一卡缘,使相套合的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在调整时通过卡缘卡抵于突缘定位。
上述垫体、枕体各设有可相互组接的结合部。
上述结合部为黏扣带。
上述第一组件底部设有底垫。
上述第二组件底部设有底垫。
上述第一组件、 一第二组件分别在上侧设有缺口以于垫体上侧构成一开孔。
上述第一组件一侧设有两套孔,两套杆一端套设于第一组件套孔,第二组件一侧设有两套孔,两套杆另一端套设于第二组件套孔,以使第一组件套接第二组件。
上述枕体在两侧连接另外两枕体,且连接处为可挠折。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垫体及一设于垫体上的枕体,其中垫体包含有相套合的第一组件、一第二组件且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以使枕体可供使用者头部趴睡抵靠,容置空间可供使用者的手部放置,以将人体的头部、手部隔开,令使用者趴睡时头部不会压迫在手部,且该垫体可作伸缩调整及可供枕体卷收于其中,以减小体积,便于携带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垫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实施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不使用时枕体卷收装入垫体中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垫体第二结构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垫体第二结构、枕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垫体第三结构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垫体第三结构、枕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枕体第二结构实施例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枕体第二结构使用实施例图(一);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枕体第二结构使用实施例图(二);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枕体第二结构使用实施例图(三)。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枕体 11结合部 12凹部 13枕体
131结合部 14枕体 20垫体 21第一组件
211导沟 212突缘 213底垫 214结合部
215缺口 22第二组件 221卡缘 222导块
223底垫 224结合部 225缺口 S容置空间
20a垫体 21a第一组件 211a套孔 212a套杆
22a第二组件 221a套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彦瑜,未经林彦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60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水杯
- 下一篇:羽绒循环飘逸流转展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