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舱底水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5660.4 | 申请日: | 201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2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郑沛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沛霖 |
主分类号: | B01D17/025 | 分类号: | B01D17/025;B01D17/022;B01D17/032;B01D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11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水 分离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尤其是船舶使用的舱底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占总贸易货物运输量85%以上的海上运输业变得更加繁荣。由于运输船舶的大量增加,给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极大地破坏了海洋生态平衡,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上污染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国际社会问题。
船舶对海洋的污染主要包括油类物质、生活污水、固态废弃物以及有毒废弃物等多种形式的污染,其中以油类污染最为普遍,造成的海洋污染也是持续的、不断的。船舶油类污染是指由于船舶运输而使石油及其产品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它占所有油类对海洋污染总量的47%。世界各沿海国政府都在制定相应的法律来保护其沿岸的海洋环境。
国际海事组织于1978年通过了《73/78防污公约》,强制实施了船舶安装油水分离器的要求。1992年国际海事组织以IMO.MEPC.60(33)决议批准了《船舶机舱舱底水防污染设备的导则和技术条件》,并提出了排入海洋的舱底水含油量(不计乳化油)不允许大于15ppm的较高标准。
由于各国对船舶造成海洋污染问题的关注,以及对保护海洋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国际海事组织相继制定了有关防止船舶油类污染公约、法律和标准,并不断地进行修订,以满足人们为防止海洋污染而不断提高的要求。
国际海事组织考虑到MEPC.60(33)决议执行过程中遇到对舱底水乳化油处理的困难,2003年IMO.MEPC.107(49)决议通过了《修订的船舶机器处所舱底水防污染设备指南和技术条件》,替代了MEPC.60(33)决议,在性能试验技术条件中增加了油水乳化液,对舱底水分离器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标准,要求舱底水分离器必须能够处理来自机器处所舱底的一切油性混合物,对船上可能携带的各种油都有效,包括相对密度极高的残余燃油。并首次提出舱底水分离器必须能够处理分离难度极大的以乳状液形式出现的混合物。提出了排入海洋的舱底水含油量(包括乳化油)不允许大于15ppm的更高标准。
IMO.MEPC.107(49)决议的发布,给国内外舱底水分离器的制造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一部分舱底水分离器的制造商由于技术水平不能满足新标准的要求,而不得不退出。
通过多年的艰辛努力,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开发了满足IMO.MEPC.107(49)决议要求的第三代油水分离器,但是排出水指标与“绿色船舶”要求的0排放相差甚远,而且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不适宜舱底机器处所有限空间的安装要求。
根据当前国内舱底水分离器制造行业的现状,为了提升船舶舱底水分离器的技术水平,依据国际海事组织IMO.MEPO 107(49)决议《修订的船舶机器处所舱底水防污染设备指南和技术条件》提出了本实用新型舱底水分离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舱底水分离器,能有效地分离船舶舱底水中的油份及其乳化油,使排放水的含油量<1ppm,满足IMO.MEPC.107(49)决议通过的新标准的规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由柱塞泵、聚结单元、乳化单元、预分离室、聚结器、粗滤器、精滤器、乳化油分离器、电控箱、报警器、电磁阀、角座阀、球阀、闸阀、安全阀、取样阀、排气阀、取样管、电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压力表、三通、弯头、活接头、排水管、捡油管、泄压管组成的舱底水分离器。
其特征是:柱塞泵的柱塞泵出水口与聚结单元的进水球阀连接,进水球阀与聚结单 元进水口连接,聚结单元出水口与聚结单元出水口弯头连接,聚结单元出水口弯头与聚结单元出水口活接头连接,聚结单元出水口活接头与排水管中间三通连接,排水管中间三通与乳化单元电磁阀连接,乳化单元电磁阀与乳化单元进水口活接头连接,乳化单元进水口活接头与乳化单元进水口连接;
乳化单元出水口与乳化单元出水口弯头连接,乳化单元出水口弯头与乳化单元出水口活接头连接,乳化单元出水口活接头与乳化单元截止阀连接,乳化单元截止阀与乳化单元止回阀连接,乳化单元止回阀与乳化单元排水管三通连接,乳化单元排水管三通与上排水管连接,上排水管与排水电磁阀三通连接,排水电磁阀三通与回水电磁阀弯头连接,回接水电磁阀弯头与回水电磁阀连接,排水电磁阀三通与排水电磁阀弯头连接,排水电磁阀弯头与排水电磁阀连接,运行压力表与上排水管连接,上排水管与报警器进水管连接,报警器进水管与报警器连接,上排水管与取样阀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沛霖,未经郑沛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56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