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池塘养殖池用双层立体海参栖息笼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25646.4 | 申请日: | 2011-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7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寿;张汶绪;刘锦;韩丰波;赵仁元;于瀚学;宋协峰;毕伟;金延忠;范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恒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谢省法 |
| 地址: | 26621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池塘 养殖 双层 立体 海参 栖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池塘养殖池用双层立体海参栖息笼。
背景技术
海参养殖是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水产养殖产业,养殖产值不断增大。海参的人工养殖除了小部分为在自然海域增养殖外,其余大部分养殖分布于沿海有适合水力条件的潮间带围堰池塘养殖和滩涂地区池塘养殖,池塘养殖目前已占据了我国海参养殖面积的绝大部分。池塘养殖海参作为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水产养殖形式,池塘的构造及型式多种多样,很多是照搬对虾养殖的池塘型式来进行海参增养殖,针对海参生活习性而建造的栖息附着构造物不尽合理,设置的海参栖息物多以石块砖瓦筑礁、及沉入废旧扇贝笼、网片等,这些栖息环境对于海参可栖息空间及附着面积不是很充裕,对海参捕获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在养殖池清底时移除这些栖息构造物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海参养殖池塘适合海参生活习性的栖息构造物不尽合理的问题,提供一种池塘养殖池用双层立体海参栖息笼。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池塘养殖池用双层立体海参栖息笼,底层为两条长半圆柱形栖息笼,圆弧面向上;顶部为一条长半圆柱形栖息笼,圆弧面向下。
所述三条长半圆柱形栖息笼连接整体,即为双层立体海参栖息笼。
所述长半圆柱形栖息笼使用相邻间隔0.5-1.5m的半圆形开孔骨片作为支撑件,用长条窄幅细眼织网将骨片合围成长半圆柱状栖息笼。
所述半圆长柱形栖息笼为半合围笼体,在栖息笼一侧留有宽度5-8cm长形开口,用于海参进出口。
所述半圆状骨片直径0.2-0.3m,材质采用耐腐蚀的工程塑料,骨片上均布直径5cm圆孔。
所述双层立体海参栖息笼长度30-50m,在海参增养殖池长度方向上可连接布置数条,从池子一端连接布置到池子另一端;在池子宽度方向上,可间隔2-3m布置。
使用时,每一个双层立体海参栖息笼设置长度30-50m,在海参增养殖池平行于长度方向上(即平行于养殖池内水流方向)连接布置数个,从池子一端连接布置到池子另一端。在池子宽度方向(即垂直于水流方向)上,间隔2-4m布置一个双层立体海参栖息笼。每一个双层立体海参栖息笼两端用尼龙绳拉伸连接至池底桩柱上,使海参笼保持拉直状态。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池塘养殖池用双层立体海参栖息笼有以下优点:
1、采用双层立体笼体,在相同占地面积情况下,增大海参的栖息空间,扩大了海参可附着面积,可以增大养殖池内海参放养密度。
2、在养殖池内水体高度上增大海参活动范围,当池底淤积污泥饵料增多、产生的有害气体浓度增大及池底溶解氧浓度变小时,海参可爬行至上层笼体,远离池底,降低海参疾病发生率,提高海参成活率。
3、笼体为半圆状柱体,铺设于池底放置稳固,抗风浪性优良,能为海参提供安静的生长环境。
4、此种笼体结构便于海参栖息集中,收获海参时易观察、易捕获,不影响潜水员在池内游行。
5、海参养殖池清底时,此种海参栖息笼因重量轻、整体性好,往池外移除方便省时,劳动强度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中:
1-底部栖息笼,2-顶部栖息笼,3-骨片,21-顶部栖息笼海参进出口,
11-底部栖息笼海参进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池塘养殖池用双层立体海参栖息笼包括底层的两条长半圆柱形栖息笼1和顶层的一条长半圆柱形栖息笼2,底部栖息笼1圆弧面向上,顶部栖息笼2圆弧面向下,三条长半圆柱形栖息笼弧形面相接并连接固定为一个整体。长半圆柱形栖息笼使用相邻间隔0.5-1.5m的半圆形开孔骨片3作为支撑件,用长条窄幅细眼织网将骨片3合围成半圆柱状栖息笼,在栖息笼一侧留有宽度5-8cm长条形开口,为顶部栖息笼海参进出口21和底部栖息笼海参进出口11。半圆形骨片3直径0.2-0.3m,材质采用耐腐蚀的工程塑料,骨片3上均布直径5cm圆孔。
实际使用时,每一个双层立体海参栖息笼设置长度30-50m,在海参增养殖池平行于长度方向上(即平行于养殖池内水流方向)连接布置数个,从池子一端连接布置到池子另一端。在池子宽度方向(即垂直于水流方向)上,间隔2-4m布置一个双层立体海参栖息笼。每一个双层立体海参栖息笼两端用尼龙绳拉伸连接至池底桩柱上,使海参笼保持拉直状态。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恒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恒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56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