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局部短路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5581.3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1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扬威;郭志峰;吴喜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扬威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夏冬玲 |
地址: | 443002 湖北省宜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局部 短路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局部短路报警器,适用于小型低压直流电器设备的短路报警。
背景技术
传统保险丝在短路时熔断使整个系统断电,这样在维修时不易找到短路源,不利于操作人员及时进行故障处理。特别是在实验室多台电器设备的情况下,找不到短路源处理较为复杂,尤其是对一些贵重的实验设备,故障处理不及时情况下,易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且熔断器(保险丝)一般都有额定熔断电流,对电路过载保护较为单一。如:针对不同熔断电流,需换上与之匹配的熔断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局部短路报警器,克服了传统熔断器在短路时熔断使整个系统断电,且不好找到短路源的缺点。在局部短路时可以及时知道短路源,方便人员及时进行故障处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局部短路报警器,包括电流检测监控器,电流检测监控器其中两引脚之间连有电阻R0,电阻R0一端接第一电压源VCC1,电流检测监控器的一引脚连接第一电位器RP1,第一电位器RP1与蜂鸣器串联后接地,所述第一电位器RP1、蜂鸣器的串联组件两端并联有第二电位器RP2与发光二极管的串联组件,第二电位器RP2、发光二极管串联并通过发光二极管负极接地,电流检测监控器其中一引脚接第二电压源VCC2。
第二电压源VCC2连有滤波电路模块,所述滤波电路模块由电容C1、C2并联后接地构成。
所述电流检测监控器为INA270 或 INA271。
本实用新型一种局部短路报警器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二电压源VCC2连有滤波电路模块,滤除直流源交流成分,为电流检测监控器提供稳定直流电压。利用电流检测监控器把用电器电路中的电流按整数倍的比例转换成电压输出,在芯片电压输出端并联接上蜂鸣器,电位器和发光二极管,电位器。调节电位器可以重新设定短路电流值,当用电器电路中的电流大到设定值时,芯片输出电压就可以驱动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发出报警声和驱动发光二极管。能及时查找短路源,方便短路故障处理,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局部短路报警器,包括电流检测监控器,电流检测监控器其中两引脚之间连有电阻R0,电阻R0一端接第一电压源VCC1,电流检测监控器的一引脚连接第一电位器RP1,第一电位器RP1与蜂鸣器串联后接地,所述第一电位器RP1、蜂鸣器的串联组件两端并联有第二电位器RP2与发光二极管的串联组件,第二电位器RP2、发光二极管串联并通过发光二极管负极接地,电流检测监控器其中一引脚接第二电压源VCC2。
第二电压源VCC2连有滤波电路模块,所述滤波电路模块由电容C1、C2并联后接地构成。
所述电流检测监控器为INA270 或 INA271。
如图1所示:
芯片INA271的引脚1、8与水泥电阻R0连接,电阻R0一端接第一电压源VCC1,电阻R0另一端与电器负载RX串联。芯片INA271的引脚3、4短接后,连接电容C0,电容C0一端接地,引脚2直接接地。
芯片INA271输出电压引脚5与第一电位器RP1,蜂鸣器BUZ1和第二电位器RP2,发光二极管LED并联,然后再接地。芯片引脚6接+5V的恒定电压。芯片INA271把电器负载RX电路中的电流按20倍的比例转换成电压并通过引脚5输出,在正常情况下,电流比较小,转换成的电压小,蜂鸣器BUZ1不发出报警声,发光二极管LED也不亮。短路时电流大,转换成的电压大,蜂鸣器BUZ1发出报警声并且发光二极管LED也闪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扬威,未经黄扬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55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运货物杂散磁场的测量系统
- 下一篇:避雷器智能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