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时器上头轮主轴的设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5429.5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7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杜祥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松桂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31/00 | 分类号: | G04B31/00;G04F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15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时器 上头 主轴 设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时器上头轮主轴的设置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定时器上的头轮主轴的设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大夹板1、罩设在大夹板1上并和该大夹板1之间形成收容空间4的小夹板2、头轮主轴3,头轮主轴3依次穿过大夹板1上的穿孔、收容空间4、小夹板2的穿孔。头轮主轴3上具有阶梯状的周向挡部5,该周向挡部5用于抵压在小夹板2的穿孔内侧孔边上。在产品组合的过程中,将定时器的旋钮压入头轮主轴3中时,头轮主轴3上的周向挡部5会抵压小夹板2的穿孔的内侧孔边,即由小夹板2单独承受头轮主轴3受到的压力,容易造成小夹板2的拱起变形,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定时器上头轮主轴的设置结构,该设置结构通过大小夹板共同承受头轮主轴所受压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定时器上头轮主轴的设置结构,包括大夹板、罩设在所述大夹板上并和该大夹板之间形成收容空间的小夹板、开设在所述大夹板和所述小夹板上的穿孔、依次穿过所述大夹板上的穿孔、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小夹板上的穿孔的头轮主轴,所述头轮主轴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小夹板上穿孔的内侧孔边相抵触的第一抵挡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轮主轴上还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大夹板上穿孔的外侧孔边相抵触的第二抵挡部。
优选地,所述头轮主轴露在所述大夹板上穿孔外侧的部位的周向表面上开设有周向凹槽,所述周向凹槽中插入有挡圈,所述挡圈有部分露出所述周向凹槽,该挡圈上露出的部分即为所述第二抵挡部。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头轮主轴露在所述大夹板上穿孔外侧的部位上开设有沿径向方向延伸的穿孔,所述穿孔中固定插有横销,所述横销的两端露出所述穿孔,该横销上露出的两端即为所述第二抵挡部。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头轮主轴露在所述大夹板上穿孔外侧的部位的周向表面上设置有凸起,该凸起即为所述第二抵挡部。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凸起有多个,多个所述凸起沿着所述头轮主轴的周向方向相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头轮主轴露在所述小夹板上穿孔内侧的部位的周向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周向挡部,所述周向挡部即为所述第一抵挡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通过在定时器头轮主轴上设置第一抵挡部和第二抵挡部,使得在将定时器按钮旋压入头轮主轴中时,能够将第一抵挡部抵触在小夹板上穿孔的内侧孔边上,并且第二抵挡部抵触在大夹板上穿孔的外侧孔边上,即由大夹板和小夹板共同承担施加在头轮主轴上的压力,避免了由小夹板独自承担压力容易引起的拱起变形,提高了夹板对压力的承载能力,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的定时器上的头轮主轴的设置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时器上的头轮主轴的设置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的A处放大图,其中通过挡圈来抵触在大夹板上穿孔的外侧孔边上;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示意图,其中通过横销的两端来抵触在大夹板上穿孔的外侧孔边上;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示意图,其中通过多个凸点来抵触在大夹板上穿孔的外侧孔边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参见图2、图3所示,定时器上头轮主轴的设置结构,包括大夹板1、罩设在大夹板1上并和该大夹板之间形成收容空间4的小夹板2、开设在大夹板1和小夹板2上的穿孔、依次穿过大夹板1上的穿孔、收容空间4、小夹板2上的穿孔的头轮主轴3,头轮主轴3上设置有能够与小夹板2上穿孔的内侧孔边相抵触的第一抵挡部5,头轮主轴3上还设置有能够与大夹板1上穿孔的外侧孔边相抵触的第二抵挡部6。在产品组合的过程中,将定时器的旋钮压入头轮主轴3中时,第一抵挡部5抵压在小夹板2上穿孔的内侧孔边上,同时,第二抵挡部6抵压在大夹板上穿孔的外侧的孔边上,即由大夹板1和小夹板2同时承受施加在头轮主轴3上的压力,避免了由小夹板2单独承受施加在头轮主轴3上的压力而容易引起的拱起变形,提高了夹板对压力的承载能力,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松桂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松桂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54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航班信息显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交通信号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