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5297.6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4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陈桂敏;韩冬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日立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12 | 分类号: | B01D24/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对液体中存在的悬浮物、有机物、胶状颗粒等物质进行去除的液体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接触过滤介质面积的大小对过滤装置的过滤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有技术的液体过滤装置普遍存在着过滤面积较小,从而造成过滤速度较慢、效率不高等缺陷,因此,为了增大过滤面积而不得不增强过滤装置的体积,造成其占用空间大。
同时,现有的液体过滤装置通常为管式过滤器,其过滤介质往往需要从侧面加入,容易造成堵塞以及清理不便。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液体过滤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过滤效率高的液体过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体过滤装置,其包括主体部、一对堵板、盖板以及隔板;其中,所述主体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各堵板通过一法兰装置分别固持在主体部的上下两端;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设有一取物口,所述盖板遮蔽在取物口上;所述隔板位于主体部内,其上设有若干圆孔,于各圆孔内安装有一过滤帽。
本实用新型的液体过滤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部呈竖直设置的圆柱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液体过滤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部的上部设有一进水管,下部设有一出水管和排污管;所述进水管位于隔板上方,其顶部为一漏斗形溢流口;所述出水管和排污管位于隔板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液体过滤装置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进水管下方与隔板的上方之间形成一过滤介质空间,所述取物口与过滤介质空间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液体过滤装置还可设置为:于所述隔板与主体部之间焊接有若干支架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液体过滤装置构成简单,设置面积小,能有效提高液体过滤的效率,而且所需要介质成本低廉,易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液体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液体过滤装置的隔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液体过滤装置的过滤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液体过滤装置,其由主体部1、一对堵板2、盖板3以及隔板4等构件组成。
其中,所述主体部1为中空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其呈竖直设置的圆柱形结构,但不仅限于该结构。所述各堵板2通过一法兰装置11分别固持在主体部1的上下两端,打开堵板2即可以从装置的上部添加过滤的介质。进一步的,于所述主体部1的一侧设有一取物口12,所述盖板3遮蔽在取物口12上,通过该取物口12取出装置内使用过达不到过滤要求的过滤介质。
所述主体部1的上部设有一进水管13,下部设有一出水管14和排污管15。其中,所述进水管13位于隔板4上方,其顶部为一漏斗形溢流口131,该漏斗形溢流口131在主体部1的中心处,其往下溢流喷水。所述出水管13和排污管14位于隔板4下方,所述出水管13用于将过滤后的水排出,所述排污管14用于排除装置底部残留的液体。
所述隔板4位于主体部1内,其上设有若干圆孔41,于各圆孔41内安装有一过滤帽42,该过滤帽42能有效的防止过滤介质通过,保证通过的液体比较清澈。于所述隔板4与主体部1之间焊接有若干支架板6,从而能有效增加隔板4的支撑。
于所述进水管13下方与隔板4的上方之间形成一过滤介质空间5,所述取物口12与过滤介质空间5连通。于所述过滤介质空间5内装填过滤介质,具体为无烟煤、过滤砂及较大颗粒的砂砾。液体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通过无烟煤层(有效直径1.5-2.0mm,平均系数1.38),之后通过石英砂(有效直径0.64mm,平均系数1.25),砂砾(有效直径2.0-5.0mm),经过三层过滤之后,液体通过砂砾下方的过滤帽42,完成对液体的过滤。无烟煤、石英砂、砂砾三层的厚度比例为2∶5∶3。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日立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日立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52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净水机的中央进水型过滤筒
- 下一篇:盘旋絮凝预浓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