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避光袋式输液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5046.8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6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董合军;曹明;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陈亚石 |
地址: | 611438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避光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避光袋式输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袋式输液器自上而下依次由一个分装袋、上段输液管、莫菲氏滴管、下段输液管、静脉穿刺针及输液管上设有的调节器组成。为了解决输液袋使用时挂放的问题,这些输液袋都是采用在输液袋上端封口处设置两个孔,然后用软管弯曲成弧形后连接在孔内,从而制成用于悬挂的挂环。虽然这些袋式输液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是由于其输液袋、滴斗等表面具有较强的反光作用,因此在光线较强的地方使用时,需要操作人员比较仔细的观看方可识别清楚甚至识别错误。因此大量的浪费了操作时间,不利于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存在之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一次性使用避光袋式输液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次性使用避光袋式输液器其包括穿刺器、流量调节器、空气过滤器、异型二通管、分液袋、自动滴斗、流量调节器Ⅱ、药液过滤器、输液针,所述穿刺器上罩有护帽,穿刺器下端分别连接有流量调节器Ⅰ和空气过滤器,流量调节器Ⅰ下端连接分液袋,分液袋下端连接自动滴斗,自动滴斗另一端依次连接流量调节器Ⅱ、药液过滤器和输液针,所述分液袋上方还设有异型二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袋、自动滴斗以及所有连接软管表面都喷涂有一层避光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空气过滤器与穿刺器之间通过软管Ⅰ连通。
所述穿刺器与流量调节器Ⅰ之间通过软管Ⅱ连通。
分液袋与自动滴斗之间通过软管Ⅲ连通。
分液袋与异型二通管之间通过软管Ⅳ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分液袋、自动滴斗以及所有的软管表面均匀的喷涂一层避光材料,有效的地避免了因为强光影响医务人员的操作,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工作时间,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广泛的推广使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帽,2-穿刺器,3-软管Ⅱ,4-流量调节器Ⅰ,5-空气过滤器,6-软管Ⅰ,7-异型二通管,8-软管Ⅳ,9-分液袋,10-软管Ⅲ,11-自动滴斗,12-流量调节器Ⅱ,13-药液过滤器,14-输液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一次性使用避光袋式输液器,其包括穿刺器2、流量调节器Ⅰ4、空气过滤器5、异型二通管7、分液袋9、自动滴斗11、流量调节器Ⅱ12、药液过滤器13、输液针14。所述穿刺器2上罩有护帽1,穿刺器2下端分别连接有流量调节器Ⅰ4和空气过滤器5,流量调节器Ⅰ4下端连接分液袋9,分液袋9下端连接自动滴斗11。自动滴斗11另一端依次连接流量调节器Ⅱ12、药液过滤器13和输液针14。所述分液袋9上方还设有异型二通管7。所述分液袋9、自动滴斗11以及所有连接软管表面都喷涂有一层避光材料。
上述空气过滤器5与穿刺器2之间通过软管Ⅰ6连通。
上述穿刺器2与流量调节器Ⅰ4之间通过软管Ⅱ3连通。
上述分液袋9与自动滴斗11之间通过软管Ⅲ10连通。
上述分液袋9与异型二通管7之间通过软管Ⅳ8连接。
实际操作时,首先将避光材料制成油漆状,然后将避光材料装入喷枪内,再将避光材料在分液袋、自动滴斗和全部软管的外表面均匀喷绘一层,从而达到显著的避光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50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避光非PVC袋式输液器
- 下一篇:仿真鱼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