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4661.7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6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旭虹 |
主分类号: | B67B7/16 | 分类号: | B67B7/16;B67B7/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瓶器,具体来说是一种超市能收集瓶盖的啤酒开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盛装饮料的包装,用得较多的其中一种是玻璃瓶。如啤酒就是采用玻璃瓶盛装的突出例子,啤酒用玻璃瓶盛装后,再利用一铁盖密封在瓶口处。而开啤酒瓶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用桌边,用筷子,甚至用牙齿。不过最安全可靠的开瓶方法还是使用开瓶器。然而,酒瓶打开后,通常瓶盖是被随手扔掉,没有被收集和回收利用,这就造成资源的浪费。现有的开瓶器为了便于开盖和存放,一般设计结构简单,只具有开盖功能,不具备收集瓶盖的功能。如果让人们开瓶后有意识地收集瓶盖,则又需要较强的自觉性。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除开瓶外,还具有收集瓶盖功能的开瓶器,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除开瓶外,还具有收集瓶盖功能的开瓶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开瓶器,包括手柄、金属片和环套,所述手柄的顶端设置有开瓶环,所述的金属片镶嵌于所述开瓶环中,形成开瓶孔;所述环套套接于所述手柄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金属片是半圆形结构,与开瓶环配合构成弯月形状的开瓶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开瓶环与手柄之间具有一斜向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手柄下端设有一瓶状容器,且在所述开瓶环的下方设有漏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环套由塑料制成,套接在所述漏孔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开瓶孔打开酒瓶后,瓶盖沿环套滑落,穿过漏孔落入手柄的瓶状容器中,起到收集瓶盖的作用,有利于环保和瓶盖的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开瓶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分述标记如下:1、手柄;2、金属片;3、环套;4、开瓶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附图1所示,一种开瓶器,包括手柄1、金属片2和环套3,所述手柄1的顶端设置有开瓶环4,开瓶环4与手柄1之间具有一斜向角度;所述的金属片2是半圆形结构,镶嵌于所述开瓶环4中,与开瓶环4配合构成弯月形状的开瓶孔;把待开的酒瓶放到开瓶孔中,使开瓶环4扣住瓶盖,金属片2压住瓶盖中心,手握手柄1向下用力,即可把瓶盖打开。
手柄1的下端是一瓶状容器,且在开瓶环4的下方设有漏孔,即容器的瓶口;环套3由塑料制成,套在手柄1上所述漏孔的位置。打开酒瓶后,瓶盖沿环套3向下滑落,穿过漏孔落入手柄1的瓶状容器中,起到收集瓶盖的作用,环保的同时又能对瓶盖进行回收利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旭虹,未经王旭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46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