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附式薄壁钢筋混凝土椭圆桶型基础直立帽形连续墙防波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4632.0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9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武;陈浩群;祁小辉;程泽坤;杭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D27/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薄壁 钢筋混凝土 椭圆 基础 直立 连续 防波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港口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波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港口和海岸工程中,软土地基上的防波堤结构以抛石斜坡堤和砂贝堤为主,另外还有采用爆破挤於堤、抛石基床组合结构。在深水区的软土地基上建造抛石斜坡堤、砂贝堤或抛石基床组合堤时,结构断面大,施工进度慢,特别是现在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一些地区限制开采砂石料,如从外运砂石料必然会增加工程成本,使该类结构的总造价提高很多。
“可移动轻型箱体基础挡土挡水隔波结构”(专利号:01209390.4)、“可移动圆筒基础防波堤结构”(专利号:02253146.7)和“可移动钢混箱筒型基础直立弧形连续墙防波堤结构”(申请号/专利号:200420029467)提出了三种适用于软土地基上的新型防波堤结构,其具有上部挡浪结构形式多样化。箱型基础结构的受力状态不如圆筒型基础好,圆筒型基础是箱型基础的改进结构形式,但圆筒型基础的整体相对较差,四个等直径筒与连墙的连接处容易出现应力集中而被拉裂,这没有完全脱离箱型基础的概念,而且上层筒没有盖板不能实现工艺要求。为此本专利提出了一种新型椭圆桶型基础防波堤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吸附式薄壁钢筋混凝土椭圆桶型基础直立帽形连续墙防波堤结构,由沉入软土地基中的椭圆桶型基础和其上的帽形连续墙以及U型墙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椭圆桶型基础,包括无底椭圆桶体和三块平板,平板划分桶体为六个隔舱,在每个隔舱的顶部盖板上开设可开关的通气孔,在椭圆桶型基础的上部连接帽形挡浪墙和U型墙体,帽形挡浪墙是由一个弧线段和两个直线段组成的帽形混凝土材料直立墙,其弧形面上开5-20%消浪孔,帽形挡浪墙以及与其连接的U型墙体共同形成了消浪室,在U型墙体上铺盖板作为车道和走管线的基础,在盖板上做反浪墙。
椭圆桶型基础外轮廓采用椭圆形状,内部采用平板分隔形成隔舱,椭圆桶桶壁厚为0.25~1.0m,隔板厚为0.20~0.6m,椭圆桶高度为5~20m。
椭圆桶型基础直立帽形连续墙防波堤的帽形混凝土材料直立墙的弧线段和两个直线段的 直径和长度分别是:弧线段的直径为10~20m,圆心角为45°~180°,两个直线段的直径为弧线段直径的0.10~0.3倍,墙厚为0.25~1.2m,高度为3~18m。
椭圆桶型基础直立帽形连续墙防波堤的帽形连续墙的功能包括:消浪室可以消除波浪能、消浪室上设有盖板可以行车、架管线及设置反浪墙。
上述的椭圆桶体参数:
长轴20~30m
短轴15~25m
弧段直径20~40m
弧段圆心角45°~180°
混凝土材料墙壁厚25~60cm
隔板壁厚25~50cm
桶高5~18m
上述的帽形墙体参数:
弧段直径6~15m
直段长度0.5~3m
混凝土材料墙壁厚35~60cm
墙体高度4~15m
上述的反浪墙及U形墙体根据具体波浪条件和工艺要求确定。
本发明特点
作为基础的薄壁钢筋混凝土椭圆桶,坐落在较硬的土层,将上部荷载传递到硬土层上;
椭圆桶内被分为多个隔舱增大桶壁摩擦面积,有利于桶体抗倾覆能力和提高承载能力;
帽形挡浪墙及其上的消浪孔和其后面的消浪室,有利于减小墙体上的波浪力;
U形墙体上铺盖板能满足水工结构上的工艺要求,使防波堤的使用功能扩大,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U形墙体的铺盖板上设置反浪墙可以降低帽形挡浪墙高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图1为本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1-1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2-2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仰视图。
图中1为椭圆桶型基础的椭圆桶体,2为椭圆桶体的盖板,3为帽形挡浪墙体,4为U形墙体,5为U形墙上盖板,6为反浪墙体,7为椭圆桶体的盖板上的通孔,8为椭圆桶体内的隔板,9为车道护坎,10为圈梁,11为消浪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4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