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板剪切式润滑油脂搅拌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24060.6 | 申请日: | 2011-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0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周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意格尔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7/08 | 分类号: | B01F7/08;B01F7/2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0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板 剪切 润滑 油脂 搅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油脂搅拌器,具体为一种螺旋板剪切式润滑油脂搅拌器。
背景技术
润滑油脂的生产,是由三个主类原料组合而成,即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所有的化学原料都需要得到合适的宏观混合甚至微观均质,才能成型为合格或者高质量的润滑油脂。生产 中实现宏观混合的机器是种类较多润滑脂调和搅拌设备,其搅拌原理均是旋转搅拌;微观均质另用三辊机、胶体磨、高压均质泵、管道剪切机等实现。
润滑油脂一是种以高稠高粘为特点非牛顿性流体,常规技术的搅拌有如下缺点:粘稠的物料总有一大部分紧紧粘附在搅拌机构或者容器上,即搅拌死角现象经常存在;同时清料不彻底影响下一批次或下一品种;对粘稠物料,此搅拌往往仅能起到宏观搅匀的作用,经常不能满足微观均质的要求,因此宏观搅拌与微观均质需要不同的机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对粘稠的润滑油脂物料的无死角的搅拌与均质的螺旋板剪切式润滑油脂搅拌器。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板剪切式润滑油脂搅拌器,包括横卧的、竖立的或圆台形的搅拌筒体,在靠近筒底位置的搅拌筒体上设有进料口,在靠近筒顶位置的搅拌筒体上设有出料口,在筒顶与筒底之间沿着搅拌筒体的中轴线方向上转动安装有搅拌轴,在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板,所述的搅拌板为螺旋形,在搅拌板上密密麻麻开设有工作孔,搅拌板的外边沿与搅拌筒体的内壁之间具有微间隙,即搅拌板的外边沿与搅拌筒体的内壁之间的距离越小越好。
所述工作孔的孔径为0.3~50mm,工作孔的长度为3~50m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较快实现对粘稠的润滑油脂物料的无死角的搅拌与均质,搅拌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该螺旋板剪切式润滑油脂搅拌器,包括横卧的、竖立的或圆台形的搅拌筒体1,在靠近筒底位置的搅拌筒体1上设有进料口2,在靠近筒顶位置的搅拌筒体1上设有出料口3,在筒顶与筒底之间沿着搅拌筒体1的中轴线方向上转动安装有搅拌轴4,在搅拌轴4上设有搅拌板5,所述的搅拌板5为螺旋形,在搅拌板5上密密麻麻开设有工作孔6,搅拌板5的外边沿与搅拌筒体1的内壁之间具有微间隙,即搅拌板5的外边沿与搅拌筒体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越小越好。
所述工作孔6的孔径为0.3~50mm,工作孔6的长度为3~50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润滑油脂混合料通过进料口2置于搅拌筒体1内;启动电机使搅拌轴4运动,带有工作孔6的螺旋搅拌板5在动力轴的带动下作旋转运动;因搅拌板5的倾斜设计,所产生的径向分力,强迫润滑油脂单向通过搅拌板5上的工作孔6;润滑油脂在小孔内得到更强烈的流体剪切作用,从而得到搅拌均匀和均质作用。
在搅拌完成后,螺旋运动所产生的径向力,同样可以作为润滑油脂输送的力加以利用,即打开搅拌筒体1锥尖部位的出料口阀门即可卸料或者输送到其它容器内,不需要再配备泵或者其它卸料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意格尔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意格尔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40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机三工位转盘结构
- 下一篇:电池盒接线柱旋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