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3477.0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4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唐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昕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619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医疗设备,具体涉及到一种利用光照达到治疗效果的光疗装置。
背景技术
光照治疗是指采用特定波段的光波对人体进行光疗照射,从而达到一定的治疗或康复效果。医学上可利用各种色光进行照射治疗,每一种色光都有其特定频率和疗效。例如,通过特定纳米波长宽频量子光谱的强穿透力到深层病灶组织,使病灶细胞吸收后产生光化学效应、光动力学效应、光热效应等一系列光生物学效应反应,从而散结化瘀消肿并修复受损内皮细胞、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微循环及细胞的代谢功能等使病灶组织得以康复。
现有技术的光疗装置由拱形玻璃钢舱体和金属件支撑等材料组成,其设计原理是:围绕治疗舱室通过金属件的支撑,形成以玻璃钢件及塑料件配合、以LED为光源的结构装置,在上下主体之间存留10cm距离,光照面积大约是人体的1/2。
但是这种光疗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的缺陷:
第一,无法监控舱室的温度,因此无法保障光辐照治疗安全;
第二,光源未按人体穴位分布设置,照射后背时,需要二次翻转,对中风后遗症病人使用非常不便;
第三,装置维护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光疗装置无法保证治疗安全、使用不便并且维护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疗装置,包括C型舱室、该舱室内设置的有两条导轨,一通过所述导轨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舱室内的治疗床以及一用来遮盖所述舱室的玻璃钢舱盖;所述舱室顶部设置有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通过板材与所述治疗床隔离,在该板材上设置有若干透光孔,所述舱室顶部设置的光源通过该些透光孔发射光线到治疗床。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光疗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风冷组和水冷组。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光疗装置,所述舱室下方设置有供应舱,该供应舱内设置有电源、控制系统以及驱动系统。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光疗装置,所述舱盖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光疗装置,所述治疗床上设置有针对人体背部穴位的光源,该些光源通过风冷装置冷却。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光疗装置,所述舱室顶部的光源通过所述透光孔对准所述光疗床上患者的正面穴位。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光疗装置,所述水冷组包括水泵、冷凝器、低压密封箱、水压开关以及管道控制开关。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光疗装置,所述风冷组包括光疗舱通风风机。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光疗装置,所述治疗床头部设置有一用于支撑地面的支撑架。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光疗装置,所述舱盖与舱室通过一对伸缩顶杆分离。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疗装置,采用串并联水冷和风冷方式解决了大功率LED灯本身热量的散发,大大的提高了光源的使用寿命。并在保证了LED灯工作环境的同时也满足了光疗舱室的温度要求。
第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疗装置,设计了人体背部四道及脚心部和头顶部的末梢主要穴位分布密集区域的热疗光源,有效减少了患者治疗时因行动不便带来翻转的辛苦,同时也大大的提升了设备的工作效率。达到在同一时间内一次性满足患者全身光照治疗的目的。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内容的任何一个具体实施例,并不一定同时达到以上全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疗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治疗床;2、支撑架;3、冷凝器;4、恒流电源;5、电机齿轮组;6、储水箱;7、伸缩顶杆;8、水泵;9、隔离变压器;10、支撑台;11、制氧机;12、配电盘;13、舱室;14、正面光源;15、舱盖;16、背部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疗装置,包括:C型舱室13、不锈钢舱盖15,支撑台10,由支撑架2支撑的治疗床1,治疗床1安装在导轨上,可以在舱室13内滑动,拖出或推入舱室13,之后盖上舱盖15,舱盖15与舱室13通过一对伸缩顶杆7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昕,未经唐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3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火材料制成的火灾逃生管道
- 下一篇:一种乳腺外科用刀口负压引流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