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油泵电枢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2885.4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7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侯慧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慧琴 |
主分类号: | F02M37/08 | 分类号: | F02M3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0013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油 电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燃油系统中的电动燃油泵,尤其涉及一种燃油泵电枢。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电动燃油泵中,电枢(也称转子)是其中的重要部件,理论上一般燃油泵的工作寿命可以达到数千个小时,但是,由于损耗的存在,燃油泵的使用寿命会大打折扣,只有数百个小时,其中,主要损耗是燃料对电枢的腐蚀等作用对电枢造成的损耗非常严重。
目前市场上的解决办法是:燃油泵电枢采用喷涂工艺来加工绝缘层,一般把喷涂粉附着在电枢的电枢轴及金属片上来形成一层注塑绝缘层,这种绝缘层为环氧树脂层,由静电喷涂而成。
但这种结构的燃油泵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喷涂粉在喷涂过程中,喷涂的薄厚程度不均匀而可能导致高压击穿绝缘层的危险,另一方面,喷涂粉还可能会溶解于甲醇、乙醇或柴油等其他燃料而导致燃油泵的失效。
因此,现有采用喷涂技术的燃油泵电枢的绝缘层并不能保证燃油泵的工作安全,燃油泵的使用寿命仍然太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目前燃油泵使用时间过短的问题,避免现有喷涂技术中存在的由喷涂粉形成的绝缘层会被高压击穿或溶解于甲醇等其他燃料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燃油泵电枢,包括一电枢轴,其特征在于:
注塑绝缘层,所述注塑绝缘层为圆筒状,附着在所述电枢轴中间段上;
若干金属钢片,被所述注塑绝缘层所包裹;
碳换向器,套在所述电枢轴的尾段上,所述碳换向器与所述注塑绝缘层连接;
圆柱形壳体,套在所述电枢轴中间段上,包裹所述金属片附着注塑绝缘层外表面绕有的漆包线和所述碳换向器,所述圆柱形壳体的背向所述碳换向器的一端为封闭壳。
上述的燃油泵电枢,其中,所述注塑绝缘层两端为圆锥尖头形突出部,所述圆锥尖形突出部套在所述电枢轴上。
上述的燃油泵电枢,其中,所述碳换向器连接所述注塑绝缘层的一端位于所述圆柱形壳体内,所述碳换向器的另一端外露在所述圆柱形壳体外。
上述的燃油泵电枢,其中,所述注塑绝缘层两端的圆锥尖头形突出部与所述圆柱形壳体之间填充有漆包线。
上述的燃油泵电枢,其中,所述金属片的齿数为八齿。
上述的燃油泵电枢,其中,所述金属片的长度略短于所述注塑绝缘层的高度。
上述的燃油泵电枢,其中,所述注塑绝缘层的材料为聚甲醛(POM)。
本实用新型的注塑绝缘层可以由注塑机制得,注塑绝缘层的结构稳定,厚薄严格按照模具制造,牢固度高,不会溶解于甲醇等其他燃料,相比现有技术中由喷涂粉形成绝缘层的燃油泵,本实用新型的注塑绝缘层不会有高压击穿注塑绝缘层的危险,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使用寿命也延长很多。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如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油泵电枢的侧面剖视图;以及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燃油泵电枢安装在电动燃油泵中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油泵电枢的侧面剖视图。如图所示的电枢,包括:电枢轴101,注塑绝缘层102套在电枢轴101的中间段1011处,注塑绝缘层可以采用聚甲醛(POM)等工程材料注塑成形,优选地为圆筒状,若干金属片103被所述注塑绝缘层所包裹,碳换向器105套在电枢轴101的尾段1012上,碳换向器105与注塑绝缘层102连接接触,圆柱形壳体200,套在所述电枢轴中间段上,包裹注塑绝缘层102,若干金属片103和碳换向器105,圆柱形壳体200的背向所述碳换向器的一端为封闭壳。碳换向器105连接注塑绝缘层102的一端位于圆柱形壳体200内,碳换向器105的另一端外露在圆柱形壳体200外。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电枢轴101的剖面可以是六棱形。图1所示的电枢轴101就是转子轴,金属片103起到作为转子上铁芯的作用。
进一步地,注塑绝缘层102两端为圆锥尖头形突出部1022, 圆锥尖头形突出部1022套在电枢轴102上,注塑绝缘层102的1021部分为圆筒状主体,这样的设计使得圆筒状主体1021和其两端的圆锥尖头形突出部1022形成纺锤形整体。
如图所示,注塑绝缘层102两端的圆锥尖头形突出部1022与圆柱形壳体200之间填充有漆包线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慧琴,未经侯慧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28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直流加油泵
- 下一篇:桥墩底床高程的多镜头监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