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墙面可拆卸移动安全插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2848.3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4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杨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25/14 | 分类号: | H01R25/14;H01R31/06;H01R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面 可拆卸 移动 安全 插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面安装的电源接口装置,尤其是一种安装在墙面上的可拆卸移动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墙面插座的向安全插座的方向发展,通过对插头以及插口的改造提高了用电的安全性。但是他们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墙面插座固定不可移动,固定的插座给生活带来的一定的麻烦,在遇到类似问题时,人们往往用到相对安全系数不高的拖线式的移动插座。这样不但占有了很多空间,而且还给室内活动造成障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墙面可安装、可拆卸、可移动的墙面可拆卸移动安全插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墙面可拆卸移动安全插座装置,包括埋入墙面的埋入式轨道基座,移动插座,其特点是:移动插座后面设有可转动的接触头,前面设有控制接触头转动的锁紧按钮,埋入式轨道基座前面设有T形槽及插孔,插孔上下挡板内部分别铺设有火线接线槽和零线接线槽,中间挡板两端铺设有地线接线槽,移动插座通过可转动的接触头插入埋入式轨道基座的T形槽及插孔,接触头旋转90°后与埋入式轨道基座固定连接,接触头中的铜片分别与基座中的火线接线槽,零线接线槽和地线接线槽中的电线接触并压紧,铜片通过导线经接触头后面的转轴与插孔连接。
转轴内部设有使转轴伸长和收缩的弹簧。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以下功能:
1、在墙面埋入基座上可以随意安装插座。
2、在墙面埋入基座上可以随意拆卸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插座可以相对灵活的安装电器不必受制于插座的位置。并且当电器增加时,可以随意增加插座的数目。在不使用插座的时候可以拆卸下来,既可以达到美观的效果又可以避免一些安全隐患。实现方便快捷,灵活安全用电的目的。 如果对基座进行一些艺术改造,还可以达到美化墙面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示意图;
图2是埋入式基座侧面示意图;
图3是埋入式基座立体示意图;
图4 是总装配图侧视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的总装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墙面可拆卸移动安全插座装置,包括按钮1,接触头2,转轴3,插孔4,火线接线槽5,地线接线槽6,零线接线槽7, T形槽及插孔8,移动插座9,埋入式轨道基座10等。
埋入式轨道基座10埋入墙面,移动插座9后面设有可转动的接触头2,接触头2后面连接有转轴3,转轴3内部设有使转轴伸长和收缩的弹簧。
移动插座9前面设有控制接触头2转动的锁紧按钮1,埋入式轨道基座10前面设有T形槽及插孔8,插孔8上下挡板内部分别铺设有火线接线槽5和零线接线槽7,中间挡板两端铺设有地线接线槽6,移动插座9通过可转动的接触头2插入埋入式轨道基座的T形槽及插孔8,接触头2旋转90°后与埋入式轨道基座10固定连接,接触头2中的铜片分别与基座中的火线接线槽5,零线接线槽7和地线接线槽6中的电线接触并压紧,铜片通过导线经接触头后面的转轴3与插孔4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在墙面埋入基座的范围内随意安装拆卸电源插座。
在墙面埋入一段埋入式轨道基座。移动插座9可在基座上安装,拆卸,移动。在墙面轨道基座10的范围内实现上述三种功能。安装时,将插座接触头2插进图2的基座插孔8按下按钮1 ,转轴3顺时针旋转90°,后内部压缩弹簧使转轴3收缩,接触头2便与基座中的火线接线槽5零线接线槽7地线接线槽6中的电线接触并压紧。接触头2上的铜片连接电线。铜片通过导线经转轴3后与插孔4连接,从而使移动插座9通电使用。拆卸时,按动按钮1转轴3内部弹簧收缩,是转轴伸长,逆时针旋转90°,从基座插孔8中就可以拆卸下移动插座9。拆卸移动插座9以后,就可以在埋入式轨道基座10上任意位置随意安装移动插座9。
其中埋入式轨道基座10的火线接线槽5,零线接线槽7和地线接线槽6以内陷式铺设,达到防触电的保护。
在室内墙面埋入埋入式轨道基座10,基座10内的接线槽接入电源,即可。基座10不但可以向插座供电,还可以起到美化墙面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28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