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水闭式内循环湿式除渣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2329.7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6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匡文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四洲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06 | 分类号: | F23J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水 闭式内 循环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渣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冷却水闭式内循环湿式除渣设备。
技术背景
现有的煤粉锅炉湿式除渣系统冷却水采用开式循环系统,捞渣机溢流水来自渣井密封水、内导轮密封水、链条冲洗水及锅炉吹灰时因灰渣量增大而通过补水阀门加入的大量冷却水,在捞渣机壳体汇集参与灰渣冷却后通过捞渣机溢流水系统自流到灰水渣池,渣浆泵将灰渣水打入浓缩机澄清后灰渣水再进入冷却水设备冷却后,经浓缩机澄清和冷却水设备冷却后的灰渣水达到捞渣机冷却水质要求后经水泵打回渣井和捞渣机参与灰渣冷却。原系统配置设备复杂、制造成本高、循环水在循环时有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冷却水闭式内循环湿式除渣设备,该除渣设备湿式除渣系统可以实现零溢流,无需设高效浓缩机和冷却水处理系统,减少了设备配置、节约了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了水耗。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面所描述:
一种冷却水闭式内循环湿式除渣设备,包括渣井,设置在渣井下的捞渣机,所述的渣井外设置有用来存放冷却水的渣井密封槽,渣井密封槽上设置有渣井密封槽水位监测装置和渣井固定补水装置;所述的捞渣机外设置有用来存放冷却水的捞渣机密封槽,捞渣机密封槽上设置有捞渣机水位监测装置、捞渣机水温监测装置和捞渣机固定补水装置,所述的捞渣机密封槽上通过出水管连接有换热器。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的捞渣机密封槽上设置有两个以上换热器,每个换热器分别跟捞渣机密封槽连接。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的渣井密封槽上设置有渣井自动补水设备。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的捞渣机密封槽上设置有捞渣机自动补水设备。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的换热器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 与捞渣机密封槽的出水管通过法兰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面所描述:
第一、捞渣机外设置有用来存放冷却水的捞渣机密封槽,对捞渣机进行冷却,这样渣水在捞渣机内得以冷却,基本不会外溢,整个过程消耗的水量主要是蒸发的水量和炉渣带走的水量,大大降低了水耗,节约资源。
第二、与传统设备相比,取消了高效浓缩机和冷却水处理系统,减少了设备配置、节约了生产成本。
第三、除了固定补水设备还设置有自动补水设备,设备完善,维修和维护时不影响使用,成本低。
此外,每个换热器与捞渣机密封槽的出水管通过法兰连接,一个换热器出问题,不影响其他换热器的使用,另外,设置有备用换热器,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冷却水闭式内循环湿式除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渣井密封槽水位监测装置,2渣井固定补水装置,3渣井密封槽,4渣井5捞渣机水位监测装置,6捞渣机水温监测装置,7捞渣机固定补水装置,8捞渣机自动补水装置,9捞渣机密封槽,10渣井自动补水装置,11换热器,12捞渣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冷却水闭式内循环湿式除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渣井密封槽水位监测装置1,渣井固定补水装置2,渣井密封槽3,渣井4,捞渣机水位监测装置5,捞渣机水温监测装置6,捞渣机固定补水装置7,捞渣机自动补水装置8,捞渣机密封槽9,渣井自动补水装置10,换热器11,捞渣机12。
其中,渣井4,渣井4下设置有捞渣机12,渣井4外设置有用来存放冷却水的渣井密封槽3,渣井密封槽3上设置有渣井密封槽水位监测装置1和渣井固定补水装置2;捞渣机12外设置有用来存放冷却水的捞渣机密封槽9,捞渣机 密封槽9上设置有捞渣机水位监测装置5、捞渣机水温监测装置6和捞渣机固定补水装置7,捞渣机密封槽9上通过出水管连接有换热器11。捞渣机密封槽9上设置有两个以上换热器11,每个换热器11分别跟捞渣机密封槽9连接。渣井密封槽3上设置有渣井自动补水设备10。捞渣机密封槽9上设置有捞渣机自动补水设备8。换热器11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与捞渣机密封槽9的出水管通过法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四洲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四洲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23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镀锌钢板用激光搭接焊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复位智能快速脱缆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