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煤机截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2291.3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3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章立强;周常飞;贠瑞光;李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25/06 | 分类号: | E21C25/06;E21C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褚竺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煤 机截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截割机械,特别是一种截割杆。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采煤机滚筒式截割装置广泛采用电机横向布置,每个截割部采用独立的电机驱动,该电机和滚筒分别位于截割部两端,并通过定轴轮系减速和惰轮传动,再经行星轮系减速驱动滚筒,实现其截割功能,随着采煤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煤机截割装置的功率也随之不断增大,上述传动方式不仅传动效率低,而且使截割装置必须采用被散热降温,其结构也复杂化,因此,截割装置如何提高机械传动效率显得格外重要;针对这些问题,中国专利名称《滚筒式采煤机截割部无惰轮传动装置》,申请公布号CN101812984A,提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新方案,其特点是:该装置的壳体内的驱动电机前移至螺旋滚筒的同轴处,所述的驱动电机连接行星轮系,该技术方案由于通过优化和简化结构等方式,提高机械传动效率,不仅节能,而且有利温升控制;但是,在实际煤开采中,特别是在薄煤层或较薄煤层的工作面机采,均需要有一定的卧底量和调顶量,才能适应正常的采煤工艺,同时,大倾角工作面则要解决摇臂内齿轮腔的润滑,申请公布号CN101812984A提供的技术方案尚存在下列问题:
1.上述专利申请的第1方案——其电动机和滚筒同轴,电机输出连接有多级行星轮系,其轴向尺寸较大如图4所示,电机12’位于槽帮2上方,电机12’的外伸端线120’突伸在槽帮2近滚筒侧的边缘线200的内侧,当截割装置1’的摇臂摆动时,将严重影响其卧底量,即采煤机在运输机的机头、机尾处卧底量为负,割不透底板;此外图5所示,电机12’位于支架前梁3的下方,电机12’的外伸端线120’突伸在支架前梁3近滚筒侧的缘线300内侧,当截割装置1’摇臂摆动时,将严重影响其调顶(摇臂安装小直径滚筒时),上述各因素,将使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1812984A的技术方案无法满足薄煤层或较薄煤层的开采;
2.上述专利申请的第2方案——电机12’和滚筒14’间连接有多个定轴轮系,除上述第1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以外,第2方案在工作面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工作面角度大的情况下,其高低速两端的润滑也不能得到妥善地解决;
3.上述结构不论哪一个方案,当连接有多级行星齿轮系截割装置的采煤机、运输机、支架(三机)在运输机机头、机尾位置时,如图6所示,其机头、机尾留有三角煤(图中三角形黑体部分),需要额外人工处理,操作麻烦,降低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采煤机截割装置,它能满足小直径滚筒时的卧底量和调顶量要求,提高薄煤层及较薄煤层采煤机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采煤机截割装置包括有壳体、电机、行星轮系和滚筒,壳体上安装有电机、行星轮系和滚筒,该电机驱动连接有行星轮系,该行星轮系驱动连接有滚筒,所述的电机和滚筒同轴,其特点是:截割装置的电机驱动连接有一级大速比的行星轮系,该一级大速比的行星轮系驱动连接有滚筒,所述的电机位于滚筒的内腔,所述的电机的近槽帮一侧的外伸端线和槽帮的近滚筒一侧的边缘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电机近支架前梁一侧的外伸端线和支架前梁的近滚筒一侧的缘线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级大速比的行星轮系,和现有技术比较,其轴向尺寸会明显减小,为电机最大限度地置入滚筒内腔提供必要条件,从而形成电机和槽帮边缘线及支架前梁缘线之间的间隙,所述的二处间隙为满足采煤机开采需要的一定卧底量和调顶量提供了必要技术条件,能较好的满足小直径滚筒时的卧底量和调顶量的要求,解决工作面薄煤层和较薄煤层的开采问题,特别是采煤机在工作面运输机机头及机尾时,能达到较大卧底量开采,不留三角煤,同时解决了装煤问题又保持了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采煤机截割装置和槽帮俯视示意图。
图2是采煤机截割装置、槽帮和支架前梁的中部剖视示意图。
图3是采煤机截割装置在运输机机头、机尾位置示意图。
图4是现有采煤机截割装置和槽帮俯视示意图。
图5是现有采煤机截割装置、槽帮和支架前梁的中部剖视示意图。
图6是现有采煤机截割装置在运输机机头、机尾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3,采煤机截割装置1包括有壳体11、电机12、行星轮系13和滚筒14。
壳体11,是截割装置1的主构件,装置的各组成部分均安装在壳体11上,壳体11的结构基本上和现有技术相似,其特点是由于不再设置惰轮,壳体11可形成较窄的结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未经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22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断路器的过欠压保护装置
- 下一篇:配变台区操作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