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网降压抗浮排水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21869.3 | 申请日: | 2011-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3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李毅;王光禄;魏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9/20 | 分类号: | E02D19/20;E02D31/12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网 降压 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网降压抗浮排水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一些工程往往在商业与居住的繁华地段,车流量较多,车辆进出难度大,施工场地越来越狭小,越发要求开发三维城市空间,由此产生了大量逆作法施工的超深地下室工程。裙楼抗拔桩要承担防止浅埋地下水对地下室底板产生上浮力的不利抗拔力作用,而受地质、地下水位的影响,桩基础和地下室底板施工的难度越来越大。由于土体的空隙及岩体的裂隙赋存有大量的地下水,地下水对埋置于岩土体之中或之上的地下结构或洼式结构会产生浮托力,若结构的自重小于浮托力时将发生上拱或上浮失稳破坏,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
这些年来,大量带有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物、地下车库、下沉式广场以及地铁、地下商场等地下建(构)筑物的兴建,使抗浮问题非常突出。特别是在逆作法施工的地下室中,裙楼抗拔桩的张拉工序制约地下室底板的施工进度,往往为加快逆作施工进度,交换地下室底板和裙楼抗拔桩的张拉施工工序,此时裙楼抗拔桩未张拉,也未与底板连成整体,无法起到抗浮作用,如何解决地下水对裙楼地下底板的抗浮问题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网降压抗浮排水装置。以解决地下水对裙楼地下底板的抗浮问题。本实用新型简单可靠、成本低、施工工期短,特别适用于逆作法施工的地下室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管网降压抗浮排水装置,包括设在地下连续墙内侧的环形管网,环形管网内侧与裙楼底板下面的一组支网管连接,环形管网各较低处设有集水井。
前述管网降压抗浮排水装置中,所述环形管网和支网管包括滤水沟,滤水沟下面设有混凝土垫层,滤水沟内设有管壁带孔的钢管,管壁带孔的钢管周围设有卵石,滤水沟上设有土工布。
前述管网降压抗浮排水装置中,所述集水井下方设有混凝土垫层,集水井内设有水泵,集水井的侧壁与管壁带孔的钢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先施工地下室底板再进行抗拔桩预应力后张拉施工带来的地下水给地下室底板的不利上浮力,能够有效的控制地下水位一直维持平衡在底板之下,使底板不受或仅受很小的水浮力,合理地抵抗地下水抗浮力作用;同时避免二次封堵降水井造成渗水隐患及浪费资源等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简单可靠、成本低、施工工期短,特别适用于逆作法施工的地下室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滤水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集水井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地下连续墙,2-环形管网,3-裙楼底板,4-支网管,5-集水井,6-滤水沟,7-混凝土垫层,8-管壁带孔的钢管,9-卵石,10-土工布,11-水泵,12-钢管堵头,13-预留洞。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管网降压抗浮排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设在地下连续墙1内侧的环形管网2,环形管网2内侧与裙楼底板3下面的一组支网管4连接,环形管网2各较低处设有集水井5。如图2所示,所述环形管网2和支网管4包括滤水沟6,滤水沟6下面设有混凝土垫层7,滤水沟6内设有管壁带孔的钢管8,管壁带孔的钢管8周围设有卵石9,滤水沟6上设有土工布10。如图3所示,所述集水井5下方设有混凝土垫层7,集水井5内设有水泵,集水井5的侧壁与管壁带孔的钢管8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及原理
具体施工时,在地下室底板施工前建立管网降压抗浮排水装置, 管网降压抗浮排水装置主要由环绕地下连续墙1内侧一圈的环形管网2和支网管4组成。图1中阴影部份为塔楼底板3,不需设置支网管4,只在图1中非阴影部份裙楼底板3下面建立管网降压抗浮排水装置。如图2所示,滤水沟6设在100mm厚C10混凝土垫层7之上,并沿集水井5设坡度;滤水沟6内填满50mm左右大小的卵石9,滤水沟6内设置一根直径100㎜左右的管壁带孔的钢管8,滤水沟6上面铺一层土工布10。滤水沟6的宽度为500 mm,滤水沟6的深度为300mm,并沿集水井5设坡度;滤水沟6内填50mm左右大小的卵石9,并设置一根直径100的管壁带孔的钢管,滤水沟6上面铺一层土工布10,沟底做C10混凝土垫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18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