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过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1155.2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7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毛小伟;罗恒;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新佳行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155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过滤器作为机械设备前置处理装置,为人们所熟悉常见。其主要用于空气进行处理,为后置机械设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现有大多数空气过滤器主要是对空气的粉尘杂质进行处理,其极大的净化了进入后置机械设备中的空气质量,其有效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处理的同时,却无法对空气中的水分以及油份进行处理,而水份及油份对后置机械设备的腐蚀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有效解决水份与油份的问题,现在市场上也出现处理水份和油份过滤器,但主要用于处理水份,顺带处理油份,其油份处理效果不佳。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有效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除水除油效果好的空气过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过滤装置,它包括水处理装置,空气控制装置以及油处理装置,所述水处理装置、空气控制装置以及油处理装置通过连接管串联连接。
其中,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阀体一、与阀体一下部固定连接的杯体一;所述阀体一上设有进气口一以及出气口一,所述进气口一与出气口一均与杯体一内腔连通,所述进气口一与杯体一内腔之间设有滤芯,所述杯体一底部设有排水器。
进一步地,所述滤芯通过支架以及档板体固定于进气口一与杯体一内腔连接处;所述滤芯进口端外围设有旋风叶片。
其中,所述空气控制装置包括阀体二,固定连接于阀体二上部的锁紧盖以及固定连接于阀体二下部的阀盖;所述阀体二上设有进气口二和出气口二,所述进气口二和出气口二之间设有阀芯,所述阀盖上设有阀芯调节装置,所述阀芯调节装置与阀芯连接。
其中,所述阀芯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手轮和推杆,所述推杆一端设于阀盖内,推杆另一端伸出阀盖底部与调节手轮相连,所述推杆设于阀盖内一端上套设有弹簧,弹簧连接有压板,压板和阀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上设有固定盘,所述套设于推杆上弹簧的一端抵设于固定盘上。
其中,所述油处理装置包括阀体三,与阀体三上部固定连接的油窗,与阀体三下部固定连接的杯体三,所述阀体三上设有进气口三以及出气口三,杯体三内腔与进气口三和出气口三连通,所述杯体三内腔与进气口三和出气口三连通处设有吸油器,所述吸油器与油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油窗内设有滤芯二,所述滤芯二与吸油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处理装置的出气口一与空气控制装置的进气口二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空气控制装置的出气口二与油处理装置的进气口三通过连接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一侧上设有固定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处理装置,空气控制装置以及油处理装置,所述水处理装置、空气控制装置以及油处理装置通过连接管串联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装置将空气中的水份进行有效处理后,同时对气流进行有效控制,再通过油处理装置对油进行有效处理,极大地提高了空气质量,为后置机械设备有效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水处理装置;
10、旋风叶片; 11、阀体一; 12、进气口一; 13、滤芯;
14、支架; 15、档板体; 16、杯体一; 17、护罩一;
18、排水器; 19、出气口一;
2、空气控制装置;
20、进气口二; 21、阀体二; 22、阀盖; 23、固定盘;
24、调节手轮; 25、推杆; 26、弹簧; 27、压板;
28、拼帽; 29、阀芯; 211、锁紧盖; 212、出气口二;
3、油处理装置;
31、油窗; 32、滤芯二; 33、密封圈; 34、阀体三;
35、出气口三; 36、进气口三; 37、吸油器; 38、杯体三;
39、护罩二;
100、连接管; 200、固定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新佳行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新佳行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11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