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ABS传感器齿圈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20786.2 | 申请日: | 2011-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8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登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沈氏轴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T17/00 | 分类号: | B60T17/00;F16H55/17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 地址: | 3112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abs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ABS传感器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ABS传感器齿圈。
背景技术
随着ABS技术的广泛应用,各汽车生产厂家进行了各种ABS齿圈的结构设计,可以起到刹车时对车辆轮胎的缓冲作用。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免涂镀、超薄型ABS齿圈(授权公告号:CN101985276A),其齿圈厚2.5-3mm,齿圈外侧的齿为放射形豁开式齿形;齿圈外侧开有80-100个齿,齿与齿间夹角为3.6°。中国专利还公开了一种防抱死装置ABS齿圈(授权公告号:CN2635474),其在圆环盘上有均匀分布的齿,其端面齿形有3-5度的出模斜度,齿轮盘面相对齿面凸部下方设有凹槽,齿凹部为90度;齿形底部为平形。中国专利还公开了一种商用车用轮边减速桥防渗漏油ABS齿圈结构(授权公告号:CN201013761),其是由轮毂总成、油封座圈、双油封、ABS传感器支架、ABS传感器、制动底板、挡油罩组成,在轮毂靠近制动器一端安装带甩油孔、端盖式ABS齿圈,同时在轮毂双油封的内侧加装油封挡油圈;ABS齿圈的侧壁上均匀开有甩油孔。但是这几种齿圈的齿形都是通过工装设备逐个冲孔,因此加工较为不便,并且由于是逐个冲孔,齿的形状以及间距都有差异,因此安装到ABS传感器后会造成传感不灵敏,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汽车ABS传感器齿圈,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齿圈的齿形都是通过工装设备逐个冲孔,因此加工较为不便,并且由于是逐个冲孔,齿的形状以及间距都有差异,因此安装到ABS传感器后会造成传感不灵敏,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ABS传感器齿圈,包括环形的齿圈本体,所述的齿圈本体上一次冲孔有若干感应孔,感应孔均布在齿圈本体上,齿圈本体上还设有安装机构。在齿圈本体上一次性冲出多有的感应孔,这样加工的精度较高,感应孔的形状以及间距都为恒定的,因此安装到ABS传感器上后,感应更加精确。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机构包括有若干环绕在齿圈本体内边缘并且与齿圈本体垂直的挡片,挡片固定有若干安装片,安装片与齿圈本体垂直,安装片上端向内弯折成耳片,耳片上开有安装孔。挡片为圆环形,其与齿圈本体制成一体,挡片上的安装片也与挡片制成一体,耳片向内弯折后与齿圈本体保持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的感应孔为矩形。感应孔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各样,只要能起到切割磁力线的作用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的耳片为3个以上。耳片可以是4个,通过四个安装孔可以进行基准定位,从而能够精确地一次性冲出感应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齿圈整体的外表面设有镀锌层,镀锌层外设有漆层。镀锌层、漆层可以防止齿圈防锈的作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一次性在齿圈本体上冲出多个感应孔,加工较为不便,使得齿的形状以及间距都较为一致,因此安装到ABS传感器后传感较为灵敏,不会引发安全事故,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齿圈本体1、感应孔2、挡片3、安装片4、耳片5、安装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一种汽车ABS传感器齿圈,如图1、图2,有一个环形的齿圈本体1,齿圈本体上一次冲孔有若干矩形的感应孔2,感应孔均布在齿圈本体上。如图3,齿圈本体1的内边缘环绕有与齿圈本体垂直的挡片3,挡片固定有4个安装片4,所有安装片都与齿圈本体1垂直,安装片上端向内弯折成耳片5,耳片上开有安装孔6。齿圈整体的外表面设有镀锌层,镀锌层外设有漆层。
加工时,可以以4个耳片5上的安装孔6为基准,一次性冲出所有感应孔2。加工完成后,将整个齿圈装入汽车的轮毂轴承单元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沈氏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沈氏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07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手推车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电子稳定程序用电磁继动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