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用接线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20731.1 | 申请日: | 2011-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5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陆晓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创新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 地址: | 312351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三相 异步电动机 接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机接线装置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用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用接线装置,其内部结构都为电源线电缆接到铜螺栓A上,铜螺栓A通过端子套B固定在接线座上构成接线柱,并与引出线相连,三个接线柱成正三角形排列。而常规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分6kV和10KV两类型号,三接线柱间的电气间隙一般统一都按10kV设计。
这种接线装置结构通常存在有两种隐患:(1)电源线接到铜接线柱上后,接线柱裸露部分无法绝缘,虽有一定的电气间隙,工作时长期裸铜,一旦遇雷击等突然事故,很容易造成危险。(2)由于三接线柱成正三角形排列,必有一电源线穿过两裸铜接线柱间,容易产生电磁干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用接线装置,消除了现有电动机用接线装置存在的隐患,结构简单,安全性能良好,成本较低。
一种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用接线装置,包括接线盒、电源固定板、引线固定板和三根引出电缆;
所述的接线盒的底板上并排开有三个进线口,接线盒的后板上部并排开有三个出线口;接线盒内的后板中部设有所述的引线固定板,接线盒内的后板下部设有所述的电源固定板;
所述的引线固定板上并排开有三个通孔;所述的引出电缆分别从所述的出线口和引线固定板的通孔中穿过,引出电缆穿过引线固定板的通孔的一端用于与对应的电源电缆连接;
所述的电源固定板上并排开有三个通孔,与所述的三个进线口共同用于固定所述的电源电缆。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引线固定板和所述的电源固定板平行于所述的接线盒的底板,引线固定板的三个通孔分别与电源固定板的三个通孔相对准。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出线口设有线夹。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引出电缆穿过引线固定板的通孔的一端接有铜接头,且连接处套有高压绝缘套管,连接方便,安全性能高。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引出电缆的铜接头与所述的电源电缆的接头连接是通过铜螺母与铜螺栓配合紧固实现的,且连接处扎有高压云母带,连接可靠,安全性能高。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源固定板的三个通孔间的距离为10kV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母线气隙,安全性能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电动机用接线装置结构的改进设计,使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气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同时降低了电动机的材料成本,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接线方便,消除了特殊环境状况下电动机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了电动机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用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接线装置完成接线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为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用接线装置,包括接线盒7、电源固定板3、引线固定板2和三根引出电缆1;
接线盒7的底板上并排开有三个进线口,接线盒7的后板上部并排开有三个出线口,出线口设有线夹4;接线盒7内的后板中部设有引线固定板2,接线盒7内的后板下部设有电源固定板3;
引线固定板2上并排开有三个通孔;引出电缆1分别从出线口和引线固定板2的通孔中穿过,引出电缆1穿过引线固定板2的通孔的一端用于与对应的电源电缆6连接;引出电缆1穿过引线固定板2的通孔的一端接有铜接头5,且连接处套有高压绝缘套管,引出电缆1的铜接头5与电源电缆6的接头连接是通过铜螺母与铜螺栓配合紧固实现的,且连接处根据不同电压级别,绑扎有不同绝缘厚度高压云母带。
电源固定板3上并排开有三个通孔,与三个进线口共同用于固定电源电缆6;电源固定板3的三个通孔间的距离为10kV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母线气隙。
引线固定板2和电源固定板3平行于接线盒7的底板,引线固定板2的三个通孔分别与电源固定板3的三个通孔相对准。
使用本实用新型,当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转时,即使遇雷雨天也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安全性能高,且比现有接线装置结构节材约100元人民币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创新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创新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0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频同步控制装置和风力发电机
- 下一篇:直线电机动子磁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