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共挤酱包包装膜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0662.4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2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张良;杨远谊;熊燕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顶正包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2;B32B7/12;B65D65/4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盛元坤 |
地址: | 40112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挤酱包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材料,具体涉及方便食品类的油包、酱包用包装膜。
背景技术
由于方便食品中的油类物质、香辛料等分子渗透性强,目前市场上的酱包普遍存在着漏油现象,特别在夏季更为严重。漏油原因主要是因热封不良,包装过程中夹料或热封面被污染,造成热封强度低、封合温度过高或压力过大而产生热封褶皱,导致包材封合不严或破坏。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酱包包装膜一般有两类:第一类是在PET膜(聚酯薄膜)上淋膜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再贴合CPE(聚乙烯)或CPP(聚丙烯)膜;这种包装膜采用粘结性树脂将PET与CPE或CPP复合在一起,无需胶水和溶剂,卫生环保,且成本相对较低,但是漏油现象比较严重,而且由于使用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淋膜,使整个包膜挺性较差,易内卷。第二类是用PET膜或尼龙膜与CPE膜进行干式复合;这种包装膜结构虽然对改善漏油问题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成本高,而且需要用粘结剂和溶剂,给环境和安全生产带来一些麻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拟提高酱包包装膜性能,改善酱包漏油问题,同时降低包装膜成本,设计一种共挤酱包包装膜,使之既卫生环保又安全节省。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共挤酱包包装膜,包括印刷层和粘结树脂层,粘结树脂层依附在印刷层上,其特征在于:
1) 在粘结树脂层之上还有由热封树脂层和功能热封树脂层共挤而成的共挤热封层;
2) 印刷层采用12μm的PET薄膜或15μm的尼龙薄膜,薄膜上预先印有油墨图案;
3) 粘结树脂层采用密度为0.930-0.940g/cm3的聚乙烯树脂挤出,厚度为18-22μm;
4) 共挤热封层中的热封树脂层采用密度为≦0.930 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功能热封树脂层采用茂金属聚乙烯树脂,两种树脂共挤而成的共挤热封层厚度为25-30μm,在共挤热封层厚度内调整热封树脂层和功能热封树脂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共挤酱包包装膜与现有技术的酱包包装膜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共挤酱包包装膜的最内层采用热封强度高、低温热封性好和抗污染热封性好的茂金属聚乙烯树脂,因此本酱包包装膜被污染时热封强度也很高;热封时所需温度较低,不易损害包膜,也不产生热封褶皱,可很好地改善酱包漏油问题,同时可提高后续包装时的速度。二、共挤酱包包装膜的粘结树脂层采用密度为0.930-0.940g/cm3的聚乙烯树脂,比目前酱包常用的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密度≦0.930 g/cm3)的密度高,因此本酱包包装膜挺性好,不易内卷,后续包装时加工适应性更好;无需胶粘剂和溶剂,可节约成本,同时可实现清洁化、安全化生产,产品的卫生性更佳。三、共挤酱包包装膜是将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与茂金属聚乙烯树脂共挤后作为热封层,在提高包膜热封性能的同时大大减少了茂金属乙烯树脂的用量,节约成本。四、共挤酱包包装膜采用共挤工艺生产,生产速度快,产量高;产品的厚薄控制精度较高,厚度均匀性较好;相比于干式复合,工序少、能耗小。总之,本实用新型的共挤酱包包装膜,完全克服了现有技术酱包包装膜的缺陷,显著提高了酱包包装膜性能,既改善了酱包漏油问题,又降低了包装膜的成本,既卫生环保又安全节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酱包包装膜的层间结构剖视结构示意图(放大)。
在图中,1-印刷层,2-粘结树脂层,3-共挤热封层,3a-热封树脂层,3b-功能热封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一种共挤酱包包装膜,包括印刷层1和粘结树脂层2,粘结树脂层2依附在印刷层1上,其特征在于:
1) 在粘结树脂层2之上还有由热封树脂层3a和功能热封树脂层3b共挤而成的共挤热封层3;
2) 印刷层1采用12μm的PET薄膜或15μm的尼龙薄膜,薄膜上预先印有油墨图案;
3) 粘结树脂层2采用密度为0.930-0.940g/cm3的聚乙烯树脂挤出,厚度为18-22μm;
4) 共挤热封层3中的热封树脂层3a采用密度为≦0.930 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功能热封树脂层3b采用茂金属聚乙烯树脂,两种树脂共挤而成的共挤热封层3厚度为25-30μm,在共挤热封层3厚度内调整热封树脂层3a和功能热封树脂层3b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顶正包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顶正包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06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