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空逃生缓降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20549.6 | 申请日: | 2011-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4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沈洪海;伏文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洪海;伏文立 |
| 主分类号: | A62B1/10 | 分类号: | A62B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三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 逃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器械,尤其涉及一高空遇险紧急逃生或紧急救援用的高空逃生缓降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楼层也越来越高,因而高层建筑内发生意外险情的可能形也随之增加,一旦发生险情,比如火灾,居住在高层建筑里的人们,必须迅速进行逃生,而从人们逃生方面看,慌乱中如果选择从楼梯逃生,势必人员拥挤,情况换乱,极易导致踩踏事故的发生,而且,发生火灾或其他灾害时,首先受到损坏的便是所在楼层甚至整栋楼得供电系统,因此,选择电梯则更不可取也是需要避免的,多种情况均可能导致遇险人员无法及时逃生,需要等待救援,而从外部救援来看,如果火灾发生在较高楼层,则救援云梯将不能到达指定高度,从而也无法解救遇险人员,如果在施救现场铺设气垫,让遇险人员从高处跳下,则由于受气垫大小的限制和其他多种原因,常常无法顺利实现救援。
为了更好的克服现有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通过长期的设计和反复的实验,设计出了能提供高空救险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空逃生缓降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使在高层建筑上遇险的人们能够独立迅速的安全逃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空逃生缓降装置,该缓降装置包括辊轮1、绳索2、大齿轮3、小齿轮4和缓降器5,辊轮1通过轴承安装缓降装置的外壳中,绳索2一端固定在辊轮1上且缠绕在辊轮1上,辊轮1的一端连接有大齿轮3且两者一同旋转,小齿轮4与大齿轮3啮合旋转,小齿轮4的齿轮轴的一端连接有缓降器5,其特征在于:
缓降器5为一种离心力机械匀速装置,所述离心力机械匀速装置包括圆形壳体51、转轮52、多个摩擦块53和多个连杆54,转轮52固定于小齿轮4的齿轮轴的一端且位于圆形壳体51的中间位置,每个摩擦块53均通过连杆54铰接于转轮52的圆周上。
其中,绳索2的另一端固定有捆绑带或捆绑背心。
其中,辊轮1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大齿轮3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高空逃生缓降装置,一方面利用绳索缠绕在辊轮上,提供人们能从高空顺利降落在地面,一方面通过缓降器来减缓人们降落的速度,进一步提供安全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高空逃生缓降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缓降器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缓降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高空逃生缓降装置的示意图,该缓降装置包括辊轮1、绳索2、大齿轮3、小齿轮4和缓降器5,其中辊轮1为圆柱形筒体,其两端通过轴承可旋转的安装缓降装置的外壳(未示出)中,绳索2的一端固定在辊轮1上且缠绕在辊轮1上,绳索2的另一端优选固定有捆绑带或捆绑背心,从而提供更好的捆绑效果,辊轮1的其中一端连接有大齿轮3且与之一同旋转,优选的辊轮1通过联轴器连接该大齿轮3,小齿轮4与大齿轮3啮合旋转,小齿轮4的齿轮轴的一端连接有缓降器5。
其中,缓降器5为一种离心力机械匀速装置,所述离心力机械匀速装置包括圆形壳体51、转轮52、多个摩擦块53和多个连杆54,转轮52固定于小齿轮4的齿轮轴的一端且位于圆形壳体51的中间位置,每个摩擦块53均通过连杆54铰接于转轮52的圆周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高空逃生缓降装置运行时,逃生人员只要将绳索的自由端捆绑在身上,确定好高度后跳下,由于地心重力的影响,逃生人员的速度不断增大,辊轮的速度也不断增大,由此通过大齿轮啮合小齿轮进行旋转,带动转轮旋转,从而转轮周围的摩擦块向外展开,与圆形壳体摩擦以提供缓冲力,拉动逃生人员降低降落速度,从而保障逃生人员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洪海;伏文立,未经沈洪海;伏文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05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