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化学实验用气体净化手套箱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9967.3 | 申请日: | 201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4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丁林;孙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L1/00 | 分类号: | B01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26 山东省日照市学***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实验 气体 净化 手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实验设备,特别是一种避免人体伤害和污染环境的化学实验用气体净化手套箱。
【背景技术】
化学实验过程中,经常会释放出损害人体健康的有害气体,严重危害了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大气环境。如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人们可以采用安装通风橱柜等排风装置的方式,来尽可能地避免实验人员吸入有害气体。但如果教师要在授课的课堂上做化学演示实验,化学演示实验时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就要逸放至教室的空间内,便造成了对教室空气的污染,从而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此外,目前的通风装置都只有通风换气功能,不能完全避免对人体的伤害而且不能针对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处理,使有害气体直接排出室外,成为空气环境的污染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人体伤害和污染环境的化学实验用气体净化手套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箱体、引风机和气体吸附净化装置,所述的手套箱体由钢化玻璃制成,表面上分别设有手套孔以及与之密封连接的手套、进气阀门、出气阀门;所述的气体吸附净化装置包括透明壳体、壳体内置的吸附板,所述的透明壳体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的排气口与排气管连接;所述的手套箱体的出气阀门通过引风机与所述气体吸附净化装置的进气口通过软管连接。
上述的吸附板在所述的气体吸附净化装置的透明壳体内以气流的垂直方向依次排列。
上述的吸附剂吸附板为活性炭纤维蜂窝板。
上述的吸附板也可以为TiO2光催化剂涂层蜂窝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最大程度的避免实验人员与实验环境的接触,无气体污染,防火防爆,确保实验人员人体的安全和健康;
2、将化学实验中产生的污染气体进行净化后再排至下水道中,克服了以往通风装置只通风不净化的弊病,避免了大气环境的污染;
3、设备简单,造价低廉,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套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体吸附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手套箱体、引风机和气体吸附净化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的手套箱体1由钢化玻璃制成,表面上分别设有手套孔2以及与之密封连接的手套3、进气阀门4、出气阀门5,必要时还可以设置关锁箱体用的锁扣。
如图2所示,所述的气体吸附净化装置包括透明壳体7、壳体7内置的吸附板8,吸附板8可以为活性炭纤维蜂窝板,也可以为TiO2光催化剂涂层蜂窝板,在气体吸附净化装置的透明壳体7内以气流的垂直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的透明壳体7上设有进气口9和排气口10。图中箭头为气流进出方向。
所述的排气口10与排气管连接,排气管可以插入下水道。所述的手套箱体1的出气阀门5通过引风机6与所述气体吸附净化装置的进气口9软管连接。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将其放在课堂的讲桌上,将化学实验所用的仪器和器具罩住。然后打开手套箱体1和气体吸附净化装置的进出气阀门5,启动引风机6,将双手插入手套箱的密封手套3内,即可在箱内进行产生有害气体的化学实验。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会由引风机6送入气体吸附净化装置,经处理后排入下水道。教室内的空气不致受到污染,可以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同时由于本通风橱是由透明材料板组成的,学生又能清楚地观察到整个化学实验操作过程和化学反应现象;使用时可以即时组装,使用完毕可以拆卸,便于携带和保存。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供化学教学中教师进行化学演示实验时使用,还可供学生在化学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操作时使用,又可以供没有安装固定的通风橱的化工行业的研究部门及企业的实验室使用。
在需要进行隔绝空气的化学实验时,还可以在手套箱内引入惰性气体或抽真空实施实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医学院,未经济宁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99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