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废料回跳及翻转塞屑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9654.8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7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红;宋贤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王志强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废料 翻转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废料回跳及翻转塞屑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通常的五金模具在冲压生产中,废料回跳是现场生产最常见的不良现象,操作中导致冲压产品外观不良,严重影响最终成品的品质,同时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严重者导致模具损坏无法生产而影响交货纳期延误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所谓的废料回跳,即在五金冲压过程中,从脱料板压附材料到脱料板完全脱离产品阶段产生异常,导致废料回跳脱落在模具凹模上面,以及废料在凹模下落过程中翻转而致使废料堆积。
现有的,针对废料回跳,采用在凹模内侧面,将2处以上的倾斜沟从中心开始向反方向加工凹槽,但是,采用这种凹槽冲压时容易产生毛边,影响产品形状;凸模和凹模的咬合量局限性小必须保证在1mm左右,而且不适用于被加工材料厚度不足0.1mm的场合。
也有采用以真空产生吸引,即通过压缩空气使凹模内部形成负压,将冲裁废料压向下方以防止废料堆积和废料回跳。但制造成本高,而且如果模具的气密性较低,则未必能取得充分的吸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废料回跳及废料在下落过程中翻转而致使凹模塞屑的冲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废料回跳及翻转塞屑冲压模具,可以提高产品生产良率,减少模具试机时间,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化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止废料回跳及翻转塞屑冲压模具,它由安装于模架上可垂直分离的上,下模组构成;上模组安装在上模架上,下模组安装在下模架上,包括设有凹模的下模板,所述凹模刃口为至少两种斜度倒锥梯形。
优选的,所述凹模的型腔横截面成至少两个上小下大的梯形。
优选的,所述下模组还包括下垫板及下模座。
优选的,所述上模组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凸模冲头、脱料背板和脱料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型腔内通过不同的落料斜度达到防止废料回跳废料翻转而塞屑,具有以下优点:
a.加工制作简单,加工成本低,用普通的线割机加工便可。
b.产品质量高,不会改变产品形状。
c.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
d.维护方便,斜度会随着模具的使用寿命而自动弥补,无需重新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冲压模具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凹模结构示意图;
图3是凹模型腔内两种斜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冲压模具,它由安装于模架上可垂直分离的上,下模组11、12构成;上模组11安装在上模架上,包括上模座1、上垫板2、上夹板3、凸模冲头9和脱料背板4、脱料板5;下模组12安装在下模架上,包括设有凹模10的下模板6、下垫板7、下模座8;依据力学原理可得:废料凹模之间的摩擦力+废料的重量>凸模冲头的吸附力+油液粘性的吸附力+凹模压缩空气产生的负压力,可防止废料回跳。
由此凹模10是改进的关键,本实用新型凹模10刃口设计成两种或多种落屑斜度,如图3所示在型腔内做两处斜度差异,如斜度A1和斜度A2,A1 和A2值可为0到任一数值,使凹模10的型腔横截面成两个或多个上小下大的梯形;通过废料剪断面被凹模侧面压缩作用达到增大彼此之间摩擦力大于凸模冲头的吸附力+油液粘性的吸附力+凹模压缩空气产生的负压力,使凸模冲头9回升时进行与废料分离,废料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卡住在凹模型腔内或往下掉落的一种方式,充分发挥了防止冲压废料回跳及废料翻转塞屑的效果。
图2中,10为一凹模、A为凹模刃口型腔、B为凹模型腔初始状态,落料斜度可以为零以及任意斜度、C为凹模型腔另一斜度状态,落料斜度可以为零以及任意斜度,但不与B同一斜度。
型腔B和型腔C处的斜度的大小不限定,B、C值可为零以及任意数值,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而定,B处斜度可比C处斜度大,也可比C处斜度小,位置也不局限于某一固定位置,可在型腔内的任何位置,目的是一型腔形成两种或多种不同斜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96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形成于基材上的聚氨酯树脂膜材料组
- 下一篇:底漆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