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防身的笔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9527.8 | 申请日: | 201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9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廖宜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宜福 |
主分类号: | B43K29/18 | 分类号: | B43K2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一种可防身的笔。
背景技术
笔是人类的一大发明,是供书写或绘画用的工具。现在普遍使用的是签字笔和圆珠笔,绘制艺术底稿和画图则多用铅笔,一般人们均会随身携带笔以供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偶尔会发生抢劫、偷盗等现象,造成被害人财物的损失。对于一部分人尤其是女性而言,抢劫、偷盗等造成的威胁除了财物损失外,更危及到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满足人们需随身携带笔以供使用且需携物防身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防身的笔,它既可用于书写又可用于防身,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防身的笔,其特征在于:它由笔、小刀、滑钮构成;所述的笔包括笔杆、笔头、笔芯,笔芯置于笔杆内,笔头与笔杆通过螺纹连接固定,笔杆内设有隔板,隔板以下中空,隔板以上为圆柱体并设有刀槽,侧面设有滑槽,滑槽两端为圆形,中间为方形;所述的小刀置于刀槽内,下端通过缩放弹簧与隔板固定,一侧通过弹簧与滑钮固定;所述的滑钮下端为圆柱体,上端为球体,中间为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直径一致且较滑槽圆形直径稍小,长方体宽较滑槽方形宽度稍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小刀与笔相组合,既可用于书写又可用于防身,给日常生活、工作带来方便且可保护人身安全,适用群体广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是左视图
图4是滑钮结构图
图中1-笔杆、2-小刀、3-笔头、4-隔板、5-刀槽、6-滑钮、7-缩放弹簧、8-笔芯、9-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可防身的笔,其特征在于:它由笔、小刀(2)、滑钮(6)构成;所述的笔包括笔杆(1)、笔头(3)、笔芯(8),笔芯(8)置于笔杆(1)内,笔头(3)与笔杆(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笔杆(1)内设有隔板(4),隔板(4)以下中空,隔板(4)以上为圆柱体并设有刀槽(5),侧面设有滑槽(9),滑槽(9)两端为圆形,中间为方形;所述的小刀(2)置于刀槽(5)内,下端通过缩放弹簧(7)与隔板(4)固定,一侧通过弹簧与滑钮(6)固定;所述的滑钮(6)下端为圆柱体,上端为球体,中间为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直径一致且较滑槽(9)圆形直径稍小,长方体宽较滑槽(9)方形宽度稍小。
在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初始状态下,缩放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与滑钮(6)连接的弹簧处于自由态,滑钮(6)圆柱体部分与滑槽(9)圆形部分嵌合,球体及长方体部分露出笔杆(1),使缩放弹簧(7)保持压缩状态。
在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向下按滑钮(6)使其圆柱体部分进入笔杆(1),缩放弹簧(7)因限制解除而恢复自由态。在此过程中小刀(2)沿刀槽(5)运动并由笔杆(1)顶端露出;同时滑钮(6)沿滑槽(9)方形部分滑动至另一侧圆形部分并被固定,使缩放弹簧(7)保持自由态且固定小刀(2)。
需要使用小刀(2)防身时,按下滑钮(6),在缩放弹簧(7)的回复力作用下小刀(2)沿刀槽(5)运动并由笔杆(1)顶端露出、滑钮(6)沿滑槽(9)方形部分滑动至另一侧圆形部分并被固定,使缩放弹簧(7)保持自由态且固定小刀(2)。不用时,按下滑钮(6)并沿滑槽(9)滑回初始状态位置,小刀(2)进入笔杆(1)、缩放弹簧(7)被压缩,与滑钮(6)相连的弹簧恢复自由态,整体恢复初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宜福,未经廖宜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95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