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外墙不燃保温石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19516.X | 申请日: | 2011-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1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伯钰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 地址: | 201209 上海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外墙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不燃和装饰一体的建筑外墙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外墙不燃保温石。
背景技术
作为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它的生产能耗和使用能耗是相当可观的,据统计,我国建筑耗能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3.1%,而各类建筑物每年的采暖,制冷能耗又占全国总能耗的10%左右。长期以来,我们在建造房屋时只注重控制一次性基建投资,而没有综合考虑长期使用中的经常性支出,特别是采暖与制冷能耗,为节约能源和改善人民居住条件,提高房屋保温性能将是我国建筑节能的首要任务。同时,随着城市开发的加速、人民审美观念的不断提高,建筑的外立面的装饰也越来越受关注。
目前,建筑保温和建筑外立面装饰属于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
当前的建筑保温市场,EPS、XPS、聚苯颗粒、发泡聚氨酯等有机保温系统因其成本相对较底、保温效果相对较好特点,逐渐成为建筑保温市场的主流产品,但其存在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安装质量难以控制、使用寿命低易老化等缺点,特别因其主要材料属易燃物,存在很大的消防隐患。
2009年2月9日,在建的央视新大楼,因烟花引发大火,导致建筑物过火、过烟面积21333平方米,火灾导致1人死亡8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16383万元。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起火。大火已导致58人遇难,70余人受伤。以上两起令人记忆犹新的事故,正是因为有机外墙保温材料燃烧导致。
今年的315消费者日,一大批外墙保温材料的违规被曝光,同时也显现了传统保温材料的种种缺陷。
不管是古今还是中外,石材一直是各种风格高档建筑外立面装修的首选材料之一,但石材属不可再生类资源,成本逐年递增。市场虽有外墙涂料、真石漆、仿石漆等产品,要么达不到设计师所追求的效果,要么施工复杂、现场施工质量控制难,要么原材料品质不稳定,批次稳定性差。另设计师在天然石材和涂料类产品之间选择两难。
综上所述,目前的建筑保温和建筑外立面装饰两个行业,尚属各自为阵。有机建筑保温市场是“消防隐患无穷”;建筑外立面装饰市场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外墙不燃保温石,使其同时具有保温与防火的功能,同时又将装饰外层与其结合,即具有功能性又具有装饰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建筑外墙不燃保温石,包括高效保温材料层和外表面质感装饰层,所述高效保温材料层表面粘附外表面质感装饰层。
所述高效保温材料层和外表面质感装饰层连接面设置启口。
所述外表面质感装饰层具有双层结构,内层为质感外墙涂料层, 外层为高耐候保护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优良的保温性,该系统的导热系数为0.068,混凝土墙面的导热系数在2左右,本系统的导热系数仅为混凝土导热系数的3%-4%。
2、突出的不燃性能,传统保温材料大多采用EPS、聚苯泡沫等材料,材料来源于石油衍生产品,容易燃烧,造成建筑火灾,本系统主体采用无机材料,经测试具有遇750℃明火不燃烧的特性。
3、施工更简便、节省工时,传统保温系统均采用现场施工的工艺,施工步骤多达十几步,本系统的现场施工工序只有现场粘贴和填缝两道工序。
4、装饰效果更佳,本系统能达到天然石材干挂的装饰效果,且避免了天然石材存在的材质和外观上的差异。
5、重量更轻、减少建筑负载,本系统使用的保温材料的比重仅为0.15,而传统保温+大理石干挂系统的比重在3-5。
6、无污染、更环保,本系统保温材料只要原料是废弃玻璃,并不消耗天然资源,无毒无味无污染;本系统的装饰部分采用的是水性高分子材料,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建筑外墙不燃保温石的外形结构图
图2是建筑外墙不燃保温石的单体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是建筑外墙不燃保温石的外形结构图,包括高效保温材料层2和外表面质感装饰层1,所述高效保温材料层2表面粘附外表面质感装饰层1。所述高效保温材料层2和外表面质感装饰层1连接面设置启口3。启口的作用是将单体粘贴在墙体表面上时,在其上注入防水填缝胶,结构整洁美观,不易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伯钰建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伯钰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95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低汽车排气管热端管热影响的套管
 - 下一篇:液体发酵池的加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