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闭水阀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9148.9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2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仲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仲勤 |
主分类号: | F16K21/06 | 分类号: | F16K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5000 山西省阳泉***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水阀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阀门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闭水阀。
背景技术:
就发明人所知,目前现有技术自动闭水阀,如太阳能热水器专用阀,电磁阀,液位传感器组成阀等闭水阀大都存在一些闭水不紧,启闭不灵活以及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且维修不方便,成本高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弥补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阀门启闭灵活可靠,点水不漏,使用寿命长,且维修方便,成本不高的自动闭水阀。
发明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自动闭水阀其特征在于设置陶瓷阀15与壳体6内下方固定连接,活塞上壳11、活塞下壳10规定连接在壳体6内内中上部,软管5、软管12与活塞上壳在壳体6内上部左右固定连接,活塞上壳11、活塞下壳10将皮膜7夹在中间,活动梢9上端固定在上皮膜7中间,下端伸出活塞下壳10中部小孔,下活塞,壳体6左内中部的固定座4与直角转动杆3活动交连,搬手1与阀芯轴2径向固定连接,扭簧17套装在阀芯轴2上,使搬手1与壳体6形成旋转弹性结构,拉簧16左端与搬手1上端活动交连,右端与压框14中间水平固定连接,顶板13固定在活塞下壳 10的右下部,垂直部分置于压框14内,固定座4与直角转动杆3扭簧18的作用下形成弹簧结构。其工作原理将搬手1搬至虚位,搬手1被卡在直角转动杆3下部,阀门打开,同时拉簧16所连接的压框14将软管压扁,使其处于堵塞状态,当溢流管中的水流入软管5中进入活塞壳11,在水压的作用下活塞皮膜7、8产生向下压力,顶杆9使直角转动杆3顺时针旋转,这时搬手1失去支撑,在扭簧17的作用下回到原位,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同时拉簧16放松,压框14向右移动,软管12恢复畅通,溢流余水经软管12排出壳外。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闭水阀,具有阀门启闭灵活可靠,点水不漏,使用寿命长,且维修方便,成本不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自动闭水阀结构图
图中:
1.搬手,2.阀芯轴,3.直角转动杆,4.固定座,5.软管,6.壳体,7.上皮膜,8.下皮膜,9.活动梢,10活塞下壳,,11.活塞上壳,12.软管,13.顶板,14.压框,15.陶瓷阀,16.拉簧,17.扭簧,18.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的自动闭水阀,是设置陶瓷阀15与壳体6内下方固定连接,活塞上壳11、活塞下壳10规定连接在壳体6内中上部,软管5、软管12与活塞上壳在壳体6内上部左右固定连接,活塞上壳11、活塞下 壳10将皮膜7夹在中间,活动梢9上端固定在上皮膜7中间,下端伸出活塞下壳10中部小孔,下活塞,壳体6左内中部的固定座4与直角转动杆3活动交连,搬手1与阀芯轴2径向固定连接,扭簧17套装在阀芯轴2上,使搬手1与壳体6形成旋转弹性结构,拉簧16左端与搬手1上端活动交连,右端与压框14中间水平固定连接,顶板13固定在活塞下壳10的右下部,垂直部分置于压框14内,固定座4与直角转动杆3扭簧18的作用下形成弹簧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仲勤,未经刘仲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91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