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程控制简易套管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9100.8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5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宋宝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诺(北京)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4 | 分类号: | E21B3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程 控制 简易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钻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套管过程中使用的井下专用井口工具,是一种全程控制简易套管头。
背景技术
套管头连接在套管管柱的顶端,套管头下部连接表层套管,起到悬挂套管柱的作用。下套管固井施工后,拆卸防喷器,座放悬挂器,调整和固定悬挂器,安装井口法兰。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486485U,提供了一种“油井套管头悬挂器防倒装置”。包括套管头壳体和心轴式悬挂器;套管头壳体的内部有空腔,心轴式悬挂器安装在空腔内并且心轴式悬挂器的下端坐在空腔的底面上,心轴式悬挂器下端外表面上与空腔腔壁相接触的位置上有能阻止心轴式悬挂器转动的凸起物。心轴式悬挂器下端外表面上有上宽下窄的锥台,套管头壳体的空腔腔壁上有与锥台相配合的上宽下窄的锥面,锥台上有能阻止心轴式悬挂器转动的凸起物。具有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在心轴式悬挂器上嵌入凸起物,防止心轴式悬挂器在套管头壳体转动,避免下部套管倒开的发生。
套管头由壳体、悬挂器、侧顶丝及密封元件组成。悬挂器有整体式和卡瓦式结构。
普通套管头壳体的上部连接形式是法兰,法兰上部安装升高短节和防喷器。固井后安装和固定悬挂器,需要拆卸防喷器及升高短节。悬挂器座放在壳体内锥面上,悬挂器没有防上串功能。
全程控制简易套管头壳体上部的连接形式是套管内螺纹,直接与升高短节连接,比法兰连接简单。固井后悬挂器座放在壳体内,安装悬挂器不需要拆卸防喷器及升高短节。完井后,套管头壳体内螺纹与采油井口连接,不需要法兰连接。旋紧侧顶丝,压紧悬挂器,防止悬挂器上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程控制简易套管头,在钻井过程中,能与防喷器配合,始终实现井口控制。克服安装套管头需要拆卸防喷器、升高短节的缺点。与现有套管头的法兰连接连接形式相比,套管螺纹连接更简便,减化井口连接方式。侧顶丝始终压在悬挂器上面,具有防止悬挂器上串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程控制简易套管头,主要由螺栓、螺母、压盖、顶丝、悬挂器和壳体组成。壳体为圆柱体形,壳体有中心孔。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上端有内螺纹,在壳体的下端有外螺纹,能连接在外层套管的上端,在壳体的中心孔内有一个环形圆锥面;在环形锥面上有一个圆柱体形悬挂器,所述的悬挂器下端中心孔有套管内螺纹,能连接内层套管。在悬挂器的上端有套管连接内螺纹;悬挂器下端有圆锥体,悬挂器下端圆锥体的斜度与壳体中心孔内圆锥面的斜度相同,悬挂器下端圆锥体压在壳体中心孔内圆锥面上。悬挂器外壁在壳体环形圆锥面上部的中心孔内,在悬挂器中部外壁与壳体环形圆锥面上部的中心孔内壁之间有一个环形凹槽,在所述的环形凹槽内嵌有一个环形压盖。压盖上均匀分布有螺栓孔,在压盖螺栓孔内有螺栓,螺栓的下端固定在悬挂器的螺栓孔内,在螺栓的上端有固定螺母。在壳体上有径向螺孔,径向螺孔的位置与压盖相对,在壳体的径向螺孔内有顶丝;所述的顶丝的内端部是圆锥体形;在压盖的外壁上有环形圆锥面,旋紧顶丝后顶丝内端部圆锥在压盖外壁的环形锥面上。旋紧顶丝能使压盖压紧密封圈。
在悬挂器中部外壁与壳体环形圆锥面上部的中心孔内壁之间有一个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有一个环形密封圈。
为了连接管线,在壳体上对称分布有两个管线固定孔,管线固定孔有内螺纹。
为了使顶丝与壳体之间密封,在顶丝上有密封槽,在密封槽内有O型密封圈。
简述全程控制简易套管头的使用过程。参阅图1。
1、工具准备:根据套管10规格选择相应规格的全程控制简易套管头套管头,选择升高短节、底法兰和防喷器。
2、检查全程控制简易套管头的各个顶丝4的密封情况。
3、在内层套管10上端螺纹上均匀涂覆密封脂后,将本套管头与相应尺寸的套管母接箍连接,按规定扭矩上紧,不留余扣。
4、按顺序安装升高短节、底法兰和防喷器。连接处要按规定技术要求涂密封脂和紧扣。
5、下内层套管10前,打开循环孔的丝堵和闸门。
6、悬挂器6连接在最后一根内层套管10的母接箍上,下入后下放套管管柱检验联入和密封情况。
7、固井完,座封后拧紧丝堵和挡销,并关紧闸门。
8、拆完防喷器后,拧紧座封头上的四个螺栓,完成最后一道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诺(北京)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丹诺(北京)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91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刮板机行人过桥
- 下一篇:采油井起下抽油杆抢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