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钢电解脱脂槽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8786.9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9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仁周;田家垒;杨建军;王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凤阳彩钢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F1/06 | 分类号: | C25F1/06;C25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300 山东省淄博市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钢 电解 脱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行业中带钢的表面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钢电解脱脂槽。
背景技术
化学脱脂是指将带钢通过装有碱性溶液和表面活性剂的槽,经过皂化和乳化作用清除带钢表面的油脂的一种方法。现如今,带钢不仅具有良好的冷弯成型的加工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因此,将带钢进行热镀锌处理或热镀铝锌处理后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极大的应用空间。由于厂家使用各种切削油或矿物油对带钢进行切削加工作业,切削作业完毕后带钢表面必定会附有油层。目前,厂家对带钢进行热镀锌处理或热镀铝锌处理之前,将带钢通过装有碱性溶液和表面活性剂的处理槽,经过皂化和乳化作用清除带钢表面的油层。但是这种化学脱脂方法并不能将带钢表面的油层全部除去,带钢表面还会附有残余油层。当对带钢进行热镀锌处理或热镀铝锌处理时,会在带钢表面出现白色的斑点,即出现漏镀的现象。带钢脱脂的效果决定了带钢表面处理的质量,带钢表面处理的好坏程度决定了带钢涂层的附着力大小,带钢涂层的附着力大小直接决定了产品性能的优劣。因此,如何彻底除去带钢表面的油层成为目前厂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带钢电解脱脂槽,能够有效去除带钢表面的油层。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带钢电解脱脂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槽体,在不锈钢槽体外设置两个转向辊,不锈钢槽体内设置两个沉没辊,在不锈钢槽体底部设置喷管,喷管上方设置电极板组,电极板组与不锈钢槽体外侧的整流电源通过导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钢电解脱脂槽,其特征在于每组电极板组包括两块电极板,电极板组的数量为一组以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钢电解脱脂槽,其特征在于在喷管上设置一个以上喷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钢电解脱脂槽,其特征在于在不锈钢槽体外设置除油槽,除油槽通过进液管与不锈钢槽内的喷管相连接,除油槽通过出液管与不锈钢槽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钢电解脱脂槽,通过张紧机使带钢由转向辊进入到电解脱脂槽内,接通电源后,带钢从上下电极板的中间穿过,电解脱脂槽内的水被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从带钢表面溢出,随着气泡的不断增大,附着在带钢表面的油膜在气泡的带动下从带钢表面脱落,溶解在电解脱脂槽内的碱性溶液中。将含有油滴的碱性溶液排放到除油槽内,在除油槽内除去油滴,除去油滴后的碱性溶液可通过电解脱脂槽底部的喷管回到电解脱脂槽内进一步循环利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适宜普及推广和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转向辊,2.沉没辊,3.上电极板,4.下电极板,5.喷管,6.喷头,7.沉没辊,8.转向辊,9.进液管,10.除油槽,11.出液管,12.整流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钢电解脱脂槽,电解脱脂槽内装有浓度为25g/L的NaOH溶液,温度为75℃。将经过化学脱脂的带钢沿着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进入转向辊1,通过张紧机带钢从转向辊1沿着沉没辊2进入电解脱脂槽内。电解脱脂槽内上电极板3、下电极板4与整流电源12相连接。接通整流电源12后,当带钢进入电解脱脂槽,从上电极板3、下电极板4中间穿过,槽内的水电解产生气泡,即氢气和氧气。气泡从带钢表面溢出后,会使附着在带钢表面的油层脱离带钢,随着气泡的不断扩大,油层被分离成油滴,溶解在NaOH溶液中。将含有油滴的NaOH溶液通过出液管11进入除油槽10中,在除油槽10中除去油滴,除去油滴的NaOH溶液通过进液管9进入喷管5,通过喷管5上的喷头6回到电解脱脂槽内。在电解脱脂槽内安装四对电极板,对带钢进行彻底的脱脂,脱脂完毕后的带钢被张紧机经过沉没辊7、转向辊8牵引出电解脱脂槽。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符合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的前提下,任何等同或相似的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凤阳彩钢板有限公司,未经淄博凤阳彩钢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87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纫机横针
- 下一篇:一种能够减少镀铝层划伤的卷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