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流感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8605.2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7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徐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琼 |
主分类号: | F17D3/01 | 分类号: | F17D3/01;F17D5/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流 感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流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庭中一般都设有燃气灶或燃气热水器,有的家庭没有使用完燃气灶或燃气热水器后关闭煤气总阀门的习惯,由于煤气总阀门一直处于打开状态,容易形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能自动关闭煤气总阀门的气流感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流感应装置,包括有气瓶和用气装置,所述的气瓶和用气装置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管道上串联有可关闭燃气通道的电磁阀和能检测到管道内是否有气体通过的气流感应器,还包括有当气流感应器检测无气流时关闭电磁阀而当用气装置开启时打开电磁阀的主控制器。
如上所述的一种气流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制器包括有无线信号发射器和与无线信号发射器配合的无线信号接收器,控制电磁阀闭合的时间继电器,所述时间继电器的触点与无线信号接收器、电磁阀串联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气流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信号发射器设置于用气装置上,所述的用气装置上设有工作开关,所述的工作开关与无线信号发射器串联连接后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气流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开关为两个按钮开关,所述的按钮开关并联一起。
如上所述的一种气流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感应器为由发光二极管和三极管组成的光电耦合器,光电耦合器置于管道内,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两端与电源连接,三极管的一端与电源连接,三极管的另一端与时间继电器的线圈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无线信号控制,安全可靠、反应灵敏,克服了一般家庭在用气后不关闭煤气总阀门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信号发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气流感应装置,包括有气瓶1和用气装置2,所述的气瓶1和用气装置2之间通过管道3连接,在所述的管道3上串联有可关闭燃气通道的电磁阀YV和能检测到管道3内是否有气体通过的气流感应器4,还包括有当气流感应器4检测无气流时关闭电磁阀YV而当用气装置2开启时打开电磁阀YV的主控制器5。
所述的主控制器5包括有无线信号发射器51和与无线信号发射器51配合的无线信号接收器52,控制电磁阀YV闭合的时间继电器KT,所述时间继电器KT的触点与无线信号接收器52、电磁阀YV串联连接。
所述的无线信号发射器51设置于用气装置2上,所述的用气装置2上设有工作开关,所述的工作开关与无线信号发射器51串联连接后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
所述的工作开关为两个按钮开关K1、K2,所述的按钮开关K1、K2并联一起。
所述的气流感应器4为由发光二极管41和三极管42组成的光电耦合器,光电耦合器置于管道3内,所述的发光二极管41的两端与电源连接,三极管42的一端与电源连接,三极管42的另一端与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连接。当管道3内有气流通过时,气流从发光二极管41和三极管42间通过,发光二极管41和三极管42间的信号连接被阻断,光电耦合器处于截止状态,时间继电器KT失电,时间继电器KT触点处于闭合状态,此时总阀YV处于开启状态。当管道3内无气流通过时,发光二极管41和三极管42间的信号导通,光电耦合器处于导通状态,时间继电器KT得电,时间继电器KT触点处于打开状态,此时总阀YV与电源断开,处于关闭状态。
当用气装置2(如燃气灶或燃气热水器)开始点火工作时,按钮开关K1或K2闭合,无线信号发射器51发出无线信号,主控制系统5内的无线信号接收器52接收到信号后,主控制系统5将电磁阀YV打开,管道3内开始供气;在用气装置2工作结束时,按钮开关K1、K2断开,管道3内无气流通过,光电耦合器检测出管道3内不再有气体的流动,光电耦合器处于导通状态,主控制系统5内的时间继电器KT得电开始工作,并在5分钟后时间继电器KT触点断开,电磁阀YV关闭,保证整个管道3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琼,未经徐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86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