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纱管检测仪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8326.6 | 申请日: | 201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1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基宏;潘如如;王鸿博;高卫东;刘建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13/32 | 分类号: | D01H13/32;D01H17/00;G01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式纱管 检测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产品领域。其涉及一种专用于细纱机管锭对位系统的手持式定位装置,达到在快速检测纱管锭位信息时,实现检测仪的准确置放,且操作简单、方便的目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纺织企业只对细纱机生产的管纱进行抽样试验,以确定细纱机机台的工作状况是否稳定,是否需要保全、保养等管理工作,没有具体到对每一纱锭生产的管纱进行质量跟踪管理。而现在的自动络筒机却可以完成对每一个管纱的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因此,在细纱和络筒之间存在管理上的脱节。为了实现细纱和络筒之间的信息交互,在《棉纺织技术》杂志的2010年第9期的《管纱追溯管理系统的研发》一文中讨论了一种基于电子标签技术的细纱机管锭对位系统,该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以及信息网络系统等部分组成。在细纱机机台上注册纱管锭位信息,当在络筒时发现管纱质量出现问题时,利用管锭对位系统可确定管纱对应的细纱机锭位信息。该装置在细纱机机台上注册纱管锭位信息时,利用检测仪读写每个纱管上粘贴的电子标签信息。但是,没有资料说明如何准确将检测仪置放到细纱机相邻锭子之间的特定位置,以实现纱管信息的快速注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创造一种安装前述管锭对位系统的读写器的装置,并提供了对该装置的改进。该装置为纱管电子信息的快速注册提供帮助,进一步提高管锭对位系统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根据细纱机锭位之间的特定空间结构和几何形状,设计专用于管锭对位系统中纱管信息注册时的手持式检测仪定位装置,实现检测仪的快速、准确置放,以便于读写器读取标签。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安装定位板在手持式纱管检测检测仪上,手持机主机天线安装在检测仪的头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细纱机锭位之间的特定空间结构和几何形状,为操作人员提供手持式纱管检测仪的快速、准确置放,以便于读写器读取标签,进一步提高管锭对位系统的实用性。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示出目前较优选的形式。但应知道,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图中所示的精确设置和手段。
附图说明
将参考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下文中更为具体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该实施例结合附图来描述,其中:
图1为手持式纱管检测仪定位装置正视图
图2为手持式纱管检测仪定位装置侧视图
图中所示的附图标记及含义以总结的形式在附图标记列表中列出。原则上,在图中,相同的部分提供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手持式纱管检测仪定位装置正视图和侧视图。手持机主机天线安装在检测仪的头端1处,其宽度小于细纱机的锭子和隔板之间的距离,保证手持机主机的天线部位可以放置到细纱机的锭子和隔板之间;检测仪定位板2作为定位使用,用于保证检测仪的头端1能够与纱管上端对齐,保证手持机主机的最好的读写效果。握持部3用于操作检测仪时方便握持。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在本实用新型的该优选实例中予以描述,但是,显然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以其它各种方式实施和实现。
附图标记列表:
1检测仪的头端;
2检测仪定位板;
3握持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83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色牛津布
- 下一篇:一种轻型FDY牵伸卷绕机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