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埋在钢管混凝土柱内的塔吊地脚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8175.4 | 申请日: | 201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2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明;郝宝林;娄维萍;陈森;曹爽秋;沈乃煊;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78 | 分类号: | B66C23/7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384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混凝土 塔吊 地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涉及一种固定式塔式起重机的地脚。
技术背景
建筑施工中使用的固定式塔式起重机在沿海软土地区安装时,不能直接坐落的天然地基上,普通的做法是采用桩基础。即在混凝土桩承台下设置混凝土灌注桩,然后再将塔机的地脚埋置在混凝土承台内。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为最大限度的提高塔机工作幅度覆盖面积,满足塔机与建筑的需要,有人使用一种可以安立在基坑中间的塔机基础,该塔机基础采用了混凝土灌注桩与钢管混凝土柱相结合结构,作为支承塔机的基础,取消了传统做法中的混凝土承台。塔机可以在基坑开挖前就可以安立,施工方便,提高了塔机的使用效率。该塔机基础为了满足埋置塔机地脚要求,在钢管混凝土柱的顶部设置了直径大于钢管混凝土柱,且与之同心的钢制柱帽,将塔机地脚埋置在柱帽内,塔机地脚(角钢)通过塔角板和立板与柱帽连接,由于该塔机基础外型几何尺寸较大,所以为满足塔机地脚埋置,在钢管混凝土柱的顶部设置直径大于钢管混凝土柱且与其同心的柱帽是必不可少的,此方法在钢管混凝土桩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柱帽安装,最后完成塔机地脚的安装固定。安装程序较复杂,相对施工周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直埋在钢管混凝土柱内的塔吊地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直埋在钢管混凝土柱内的塔吊地脚,其特征是由地脚立柱、定位角钢和锚固角钢组成,所述定位角钢为四根,所述定位角钢的一端与所述地脚立柱固定连接,所述锚固角钢为8-16根,所述锚固角钢的一端与所述地脚立柱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塔式起重机不用钢柱帽就可以与塔机基础连接,也就是直接将塔吊地脚埋置在塔机基础的钢管混凝土柱上部的钢管内,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地脚立柱与塔式起重机连接,减少钢柱帽的施工工序,节省柱帽的材料费与制作、安装人工费,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地脚构造简单、安装定位准确、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直埋在钢管混凝土柱内的塔吊地脚,由地脚立柱1、定位角钢2和锚固角钢3组成,定位角钢为四根,定位角钢的一端与所述地脚立柱固定连接,锚固角钢为8-16根,锚固角钢的一端与所述地脚立柱固定连接。
在应用于塔机基础时是,将塔吊地脚设置在塔机基础的钢管混凝土柱内,利用四根定位角钢的外端紧密地与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的内壁接触,产生定位作用,使地脚立柱准确固定于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里;锚固角钢为8-16根,锚固角钢使地脚立柱锚固于钢管混凝土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81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施工塔吊安全装置
- 下一篇:塔式起重机异型附着耳板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