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伸并列缓冲器-摇臂式起落架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8152.3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4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詹家礼;刘向尧;龙双丽;魏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5/10 | 分类号: | B64C2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列 缓冲器 摇臂 起落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伸摇臂式起落架,属于飞机配件,应用于采用螺旋桨发动机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
背景技术
水陆两栖飞机拥有在陆地和水面上起降、速度上优于车辆和船舶的特点。故而,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世界航空工业的发展,世界各国正逐步掀起新一轮的水上飞机、水陆两栖飞机和地(海)面效应飞行器的研制高潮。所以,目前开展水陆两栖飞机起落架系统方面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和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都有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意义。
作为我国发展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重要参考机型之一,俄罗斯的别-200飞机采用的是两台喷气发动机,而我国目前还没有掌握这种技术,仍然采用螺旋桨发动机。
水陆两栖飞机起落架总体设计,关键问题是主起落架的设计,其实质是主起落架的收放形式所确定的飞机侧翻角是否满足适航要求的问题。
加拿大CL-215飞机最大起飞重量为19890千克,美国PBY-5A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为16066千克,均为前三点式起落架布局,且每一根主起落架支柱上的机轮数目均为一个;这与SH-5的450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相距甚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外伸并列缓冲器-摇臂式起落架,其根据水陆两栖飞机的机身特点,在外伸摇臂式起落架的摇臂上分别安装并列的双轮和成一定夹角的两缓冲器,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起落架既满足了适航条例对飞机侧翻角的要求,又可降低机轮对跑道漂浮性的要求,还可以提高主起落架的缓冲着陆性能。
为实现以上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将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外伸并列缓冲器-摇臂式起落架,包括顺序连接的上承力支撑杆、下承力支撑杆、支柱缓冲器、摇臂以及机轮组件,且上承力支撑杆、下承力支撑杆、支柱缓冲器以及摇臂之间的连接关系为铰接;同时支柱缓冲器分别与上收放杆和下收放杆的外伸端部连接;所述支柱缓冲器与摇臂的臂体之间连接摇臂式缓冲器;机轮组件包括机轮轮轴以及并列地安装在机轮轮轴两端的一对机轮;机轮轮轴与摇臂连接。
所述支柱缓冲器与摇臂式缓冲器之间的夹角为30°。
所述下承力支撑杆与上收放杆同轴地定位安装在支柱缓冲器上。
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以下的有益效果:
(a)、本实用新型的主起落架首先采用摇臂式,然后再将摇臂式起落架外伸,满足了民用适航条例对飞机侧翻角的要求;也使得起落架完全收起后,机轮不与收放机构的下收放杆发生干涉;
(b)、本实用新型的主起落架机轮采用并列双轮式,与CL-215飞机和PBY-5A飞机相比,降低了对跑道道面漂浮性的要求。
(c)、在摇臂上安装并列的、成一定角度的两个缓冲器,较现有的摇臂式起落架的缓冲器而言,缓冲效率更高,具有更好的着陆性能。
(d)、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应用于采用螺旋桨发动机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其属于低速飞机。主起落架收起后,置于机身两侧高于水线的位置,既实现了主起落架的自由收放,又不占用机身内部空间,也不会对飞行速度产生明显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外伸并列缓冲器-摇臂式起落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外伸并列缓冲器-摇臂式起落架完全放下时的结构简图;
图3是图1所述外伸并列缓冲器-摇臂式起落架完全收起时的结构简图;
其中:上承力支撑杆1;下承力支撑杆2;摇臂式缓冲器3;支柱缓冲器4;机轮5;摇臂6;下收放杆7;收放作动筒8;上收放杆 9。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实用新型所涉及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实用新型人的研究,设计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时,可以考虑将“水轰-5(SH-5)”水上飞机的起落架,按照水陆两栖飞机的起落架要求进行重新设计,从而完成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设计工作。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客户的需求,不断改进升级,进军国际市场。
现考虑采用如CL-215飞机和PBY-5A飞机的起落架布局形式,对SH-5飞机改进升级,使之成为真正的水陆两栖飞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81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排水装置
- 下一篇:风塔基础环液压变位双丝埋弧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