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钢管混凝土肋间横撑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8121.8 | 申请日: | 201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7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牟廷敏;范碧琨;庄卫林;林小军;陶齐宇;田波;欧昌伟;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4/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钢管 混凝土 肋间横撑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混凝土拱桥,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拱肋间横撑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钢管混凝土拱桥数量多,跨度越来越大,因此合理选择拱肋间的横撑构造形式,不仅能够提高桥梁总体刚度,同时能够改善桥梁稳定性和动力性能。现有肋拱桥肋间横撑按横撑组成形式分类有:“钢管混凝土格构矩型横撑”、“钢管混凝土格构K型横撑”、“钢管混凝土格构米字型横撑”和平面连接系等四种。这四种横撑具有以下缺点:①钢管混凝土拱桥为桁拱,截面尺寸较高,而横撑是克服拱肋平面外失稳的构造技术措施,以上四种横撑没有完全体现拱肋平面外失稳的力学特征;②不仅横撑材料用量较大,而且安全十分困难;③构件太多,影响行人和行车的空透性能。因此,改变钢管混凝土拱桥肋间横撑是桥梁技术发展的必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钢管混凝土肋间横撑构造,横撑结构简化,方便安装,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钢管混凝土肋间横撑构造,其特征是:由设置在拱肋上弦的平面横撑和设置在拱肋上弦、拱肋下弦之间的竖直横撑构成组合横撑;所述平面横撑是由横撑上弦管和斜联钢管构成的K型结构;所述竖直横撑包括设置在拱肋下弦与横撑上弦管对应位置处的横撑下弦管,以及两端分别与横撑上弦管、横撑下弦管连接的直腹杆、斜腹杆。
所述组合横撑沿拱肋上弦、拱肋下弦纵向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简化了横撑构造形式,又方便安装,降低工程成本,同时能完全满足桥梁稳定和动力特性要求。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三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钢管混凝土肋间横撑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中示出零部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拱肋上弦10、横撑上弦管11、斜联钢管12、直腹杆13、斜腹杆14、拱肋下弦20、横撑下弦管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钢管混凝土肋间横撑构造,由设置在拱肋上弦10的平面横撑和设置在拱肋上弦10、拱肋下弦20之间的竖直横撑构成组合横撑;所述平面横撑是由横撑上弦管11和斜联钢管12构成的K型结构;所述竖直横撑包括设置在拱肋下弦20与横撑上弦管11对应位置处的横撑下弦管21,以及两端分别与横撑上弦管11、横撑下弦管21连接的直腹杆13、斜腹杆14。根据钢管混凝土拱桥面外失稳性能,将矩型横撑、K型横撑等四种结构形式优化组合,组成一对组合横撑结构形式。在全拱范围内,所述组合横撑沿拱肋上弦10、拱肋下弦20纵向间隔设置,组合横撑设置道数根据桥梁总体稳定性要求设计。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组合式钢管混凝土肋间横撑构造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81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管混凝土高墩墩柱与钢筋混凝土腹板连接构造
- 下一篇:草坪坪床加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