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垫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7411.0 | 申请日: | 201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2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民;殷建新;徐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北海油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2 | 分类号: | F16J15/1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产品技术领域,主要是用于汽车发动机箱体、箱盖与相关零部件之间密封,具体说是一种密封垫。
背景技术
各发动机厂都在普遍使用的箱体、箱盖与相关部件之间的密封垫为膨润纸制成。使用中被密封的润滑油从纸垫缝隙中渐渗出,轻微时,渗出处粘些土尘。渗出稍重时,黑乎乎流淌一片,这时就要进行清理维修。
维修时,膨润纸垫会破裂。安装时为了更好密封,有些厂家会涂抹密封胶,维修时拆破纸垫,还要清理箱体、箱盖及相关零部件表面,便于维修后的重新密封。
近几年有厂家试用弹性密封垫取代纸垫密封,取得一些好效果。其中橡胶密封垫应用推广快速。优点是密封可靠,无渗漏,可以重复使用。
同时,弹性密封垫使用中出现了破裂、压损、老化等失效情况。主要原因是弹性密封垫设计原理不够合理,弹性密封垫截面直接承受连接螺栓的压力,压缩量无法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且螺栓处于弹性支撑中。
如何提供改进现有弹性密封垫的结构,使其密封可靠,减轻破裂、压损、老化等失效情况,这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密封垫,其结构合理,不易破裂、压损,抗老化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密封垫,包括环形橡胶密封垫体,环形橡胶密封垫体上均布螺栓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橡胶密封垫体上的各螺栓孔内壁上设置环形金属支撑垫,环形橡胶密封垫体的上下面各设置环形密封线。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环形金属支撑垫高度与环形橡胶密封垫体高度一致,环形金属支撑垫的上下端与周边的环形橡胶密封垫体平齐。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环形橡胶密封垫体为圆环形,所述的各螺栓孔圆心设置在环形橡胶密封垫体上的同一圆周上,所述环形密封线大部分与各螺栓孔圆心所在的圆周重合,部分环形密封线向内弯曲绕过螺栓孔。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环形橡胶密封垫体为方形或椭圆形或葫芦形。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环形橡胶密封垫体与环形金属支撑垫为一次成型的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密封垫螺栓孔内有环形金属支撑垫,环形金属支撑垫承受连接螺栓的压力,在多个环形金属支撑垫的支撑下,密封垫和密封线可以达到要求的压缩量,大大减轻破裂、压损、老化现象,实现可靠密封;
2、本实用新型密封垫的上下面设有密封线,用于防止密封垫缺陷造成的失效;
3、本实用新型密封垫能减小发动机箱体或箱盖传到相关零部件的振动,消音降噪;
4、本实用新型密封垫可重复使用,减少污染,提高环保水平,降低成本,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垫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垫的实施例,包括环形橡胶密封垫体1,环形橡胶密封垫体1上均布有螺栓孔3,所述的环形橡胶密封垫体1上的各螺栓孔3内壁上设置环形金属支撑垫2。所述环形金属支撑垫2高度与环形橡胶密封垫体1高度一致,环形金属支撑垫2的上下端与周边的环形橡胶密封垫体1平齐。在环形橡胶密封垫体1的上下面各设置一条环形密封线4(也可设置多条)。
图1所示的环形橡胶密封垫体1为圆环形,其上的5个螺栓孔3的圆心均设置在环形橡胶密封垫体1上的同一圆周上,且均匀分布,所述环形密封线4大部分与各螺栓孔3圆心所在的圆周重合,部分环形密封线4向内弯曲绕过螺栓孔3。
上述的环形橡胶密封垫体1与各环形金属支撑垫2为一次成型的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环形橡胶密封垫体1的形状不限于圆形,根据需要可以做成方形、椭圆形、葫芦形或其他异形结构,主要设计要点是各螺栓孔3内壁上设置环形金属支撑垫2。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北海油封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北海油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74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向阀
- 下一篇: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双离合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