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之保温、密封、防爆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7208.3 | 申请日: | 201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1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孙利;高付;常喜华;刘广才;宫延华;许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龙煤卓异救援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2 | 分类号: | E06B5/12;E06B5/14;E06B5/16;E06B3/76;E06B7/16;E05B1/00;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4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移动式 救生 保温 密封 防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舱门。
背景技术:
救生舱是为遇难人员提供的一种临时避难空间,舱门是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下矿山中设置和使用矿井应急避难所,是矿井应急救援中的一项重要的措施,但目前我国尚没有进入使用阶段。在研制阶段应考虑,当煤矿或其它矿井发生矿难时,救生舱应为矿工提供防冲击、防有毒有害气体、防火的安全环境。那么救生舱的舱门就应具备保温、密封、防爆(即抗2.0以上冲击波的能力)的综合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之保温、密封、防爆门,可抗2.0Mpa以上冲击波压力。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之保温、密封、防爆门,其组成包括:门外钢板,所述的门外钢板通过门内框板连接内钢板,所述的门外钢板和所述的内钢板之间通过一组锁紧件固定,所述的门外钢板和所述的内钢板之间具有保温层,所述的门外钢板和所述的内钢板连接贯通的铜套,所述的铜套两侧分别安装门把手,所述的铜套和所述的门把手之间具有密封圈。
所述的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之保温、密封、防爆门,所述的门外钢板和所述的内框板之间具有密封层和三连排空心密封条,所述的门把手具有联动多点锁紧机构。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舱门采用高强板、多层箱体式结构,增加舱门强度,可抗2.0Mpa以上冲击波压力。
2、本实用新型采用把手联动多点锁紧方式,操作方便、利于密封。
3、本实用新型在箱体式结构内安装保温材料,可增加隔热效果。
4、本实用新型在门把手、门与门框结合处采用新型密封材料,可保证救生舱的气密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产品的主视图。
附图2是附图1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之保温、密封、防爆门,其组成包括:门外钢板1,所述的门外钢板通过门内框2板连接内钢板3,所述的门外钢板和所述的内钢板之间通过一组锁紧件4固定,所述的门外钢板和所述的内钢板之间具有保温层5,用以增加隔热效果,所述的门外钢板和所述的内钢板连接贯通的铜套6,所述的铜套两侧分别安装门把手7,所述的铜套和所述的门把手之间具有密封圈8。用以增强其气密性。
实施例2:
所述的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之保温、密封、防爆门,所述的门外钢板和所述的内框板之间具有密封层9和三连排空心密封条10。用以保证救生舱的气密性,所述的门把手具有联动多点锁紧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龙煤卓异救援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龙煤卓异救援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72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