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保温抗风抗雪生态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6615.2 | 申请日: | 201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7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武国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国贵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A01G9/20;A01G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23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保温 抗风抗雪 生态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保温抗风抗雪生态大棚,属于大棚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大棚广泛应用在蔬菜种植,瓜果种植和动物养殖等领域,但应用不同大棚的结构就不同,而且现在有的大棚主要靠拱形铁架支撑,造价高、受雪压易扭曲变形。目前,想要达到抗风抗雪主要是在大棚内部增加支柱,支柱多产生了工作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保温抗风抗雪生态大棚,能够提高对厚重雪层的承受能力,保温性好,抗风力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保温抗风抗雪生态大棚,包括:整体框架结构和阳光采光保温系统。整体框架结构包括养殖大棚,所述的养殖大棚棚顶中间低两边高,棚顶为“v”形,两边半拱形棚与v形棚连接,半拱形棚力向v形养殖棚板组合,养殖大棚“V”形,棚顶中间位置下方的“V”形轻型梁布置有至少两根或多根中心柱连接,中心柱通过斜拉绳与棚顶中间位置连接。
所述整体框架结构还包括拱形棚大架,半拱形棚与养殖棚连接一体。
所述半拱形棚大架结构包括拱形架底层的阳光板,拱形架两边设置的滑动轨槽,轨槽上的滑动拱形保温板。
所述养殖棚包括棚顶、阳光板和中心柱,棚顶中部设置集水槽,所述的中心柱上设置有换气孔,中心柱的上端设置有喷水器,在棚顶下方中间位置,沿中心柱垂直方向布置有集水槽。
所述半拱形棚包括:半拱形棚边设置有开启的支撑架,所述的半拱形棚板与开启的支撑架连接。使新型保温抗风抗雪生态大棚通风换气降温,抗热防雨。
所述新型保温抗风抗雪大棚包括:养殖棚棚顶和开启的半拱形棚棚顶,通过设置在棚中间位置的集水槽流入蓄水池,可供棚顶喷水器循环使用和棚内使用。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养殖大棚的棚顶为“v”形,中心柱,斜拉绳连接,养殖大棚棚顶与半拱形大棚棚顶力向连接,这种棚顶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棚的抗风能力,还能提供对厚重雪层的承受能力,使保温抗风抗雪生态大棚抗力整体提高。
2.所述养殖大棚的棚顶中间低两边高,棚顶为“v”形,养殖大棚的中间位置有多根中心柱, 中心柱通过斜拉绳与棚顶中间位置连接,所述棚顶设置有推拉开启的阳光板,这种棚顶结构既可以有效提高对厚重雪层的承受能力,还能有效提高棚顶阳光板太阳能采光采暖通风换气能力。
3.所述的中心柱上设置有换气孔,中心柱上方设置有喷水器,换气孔可以提供养殖大棚的空气质量,促使养殖动物的健康成长,喷水器既可以对棚顶进行清洗,还可以作为天气炎热时降温的手段。
4.所述的新型保温抗风抗雪大棚,棚顶上设置中心柱,斜拉绳结构,棚板下设置轻型的“v”梁,使棚内跨度大,支柱少,支撑力提高。
5.所述的新型保温抗风抗雪大棚,拱形大架底部设置有阳光板采光吸热,中部设置有拱形保温板滑动轨槽,具有提高保温抗风抗雪能力。
6.所述拱形棚设置有开启的支撑架,开启拱形棚板与支撑架连接,可以防晒挡雨,还能提高棚内的通风降温,促使养殖动物的健康成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冬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夏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图2的放大俯视图。
图中1拱形大架、2中心柱、3侧柱、4v形侧梁、5喷水器、6换气孔、7v形棚板、8v形养殖大棚、9半拱形棚板、10v形主梁、11集水池、12阳光板、13集水槽、14开启支架、15斜拉绳、16拱形棚板、17活动轨槽、18活动拱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新型保温抗风抗雪生态大棚,包括:整体框架结构和阳光采光保温系统,整体框架结构包括养殖大棚8和半拱形棚9,所述的半拱形棚9,新型保温抗风抗雪生态大棚背阴处的半拱形棚9是加厚的拱形保温板,向阳处的半拱形棚板的下面设置有阳光板12,两个半拱形棚9与养殖大棚8力向心连接,通过侧柱3,侧梁4组成,这种棚顶结构既可以有效的接受阳光保温,还能提高棚的抗风能力,打破了传统大棚的结构形式;加大了棚内阳光面积,在阳光面积上既可种植又可养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国贵,未经武国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66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