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输液容器的一体化盖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6491.8 | 申请日: | 201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3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武彬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1718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输液 容器 一体化 盖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尤其涉及医用输液容器,特别涉及医用输液容器的盖子,具体的是一种用于输液容器的一体化盖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输液容器的一端设置有口管,口管由盖子及管体通过焊接形成,需要通过多台设备分别生产外盖、内盖和胶塞组件,再经过组合机器组装,因而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输液容器的一体化盖子,所述的这种用于输液容器的一体化盖子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输液容器口管上盖子需要多个组件进行组装焊接、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用于输液容器的一体化盖子包括管体、塞子和密封盖,其中,所述的塞子设置在所述的管体的一端内,塞子与管体为不可拆分的一体结构,所述的密封盖设置在塞子上侧的管体开口处,密封盖覆盖塞子上侧的管体开口,密封盖由一层复合膜或者一个片状元件构成,所述的复合膜或者片状元件与管体开口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膜的边缘上设置有一个突出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片状元件的上侧设置有一个拉手,片状元件的周边部分与片状元件中部之间设置有环状预切割槽,所述的拉手的一端与片状元件的周边部分中的一点连接。
进一步的,塞子下侧的管体中设置有一层隔膜。
进一步的,管体为变径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管体、塞子和密封盖通过一台设备一次性形成,密封盖采用复合膜时,在管体和塞子形成后,将复合膜与管体开口处焊接;密封盖采用片状元件时,片状元件及其拉手在管体和塞子的形成过程中同时注塑成型获得。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对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将管体、塞子和密封盖设置成一体结构,可通过一台设备一次性形成,可避免现有技术通过多台设备分别生产外盖、内盖、胶塞等组件、再经过组合机进行组装的繁琐工序,从根本上降低输液容器用盖子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液容器的一体化盖子采用片状元件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液容器的一体化盖子采用片状元件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液容器的一体化盖子采用片状元件时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液容器的一体化盖子采用复合膜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液容器的一体化盖子采用复合膜时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液容器的一体化盖子采用复合膜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液容器的一体化盖子,包括管体1、塞子2和密封盖,其中,所述的塞子2设置在所述的管体1的一端内,塞子2与管体1为不可拆分的一体结构,所述的密封盖设置在塞子2上侧的管体1开口处,密封盖覆盖塞子2上侧的管体1开口,密封盖由一层复合膜3或者一个片状元件4构成,所述的复合膜3或者片状元件4与管体1开口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膜3的边缘上设置有一个突出部5。
进一步的,所述的片状元件4的上侧设置有一个拉手6,片状元件4的周边部分与片状元件4中部之间设置有环状预切割槽(图中未示),所述的拉手6的一端与片状元件4的周边部分中的一点连接。
进一步的,塞子2下侧的管体1中设置有一层隔膜7。
进一步的,管体1为变径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管体1、塞子2和密封盖通过一台设备一次性形成。
实施例1:密封盖采用复合膜3时,在管体1和塞子2形成后,将复合膜3与管体1开口处焊接,形成容易剥离的膜结构。
实施例2:密封盖采用片状元件4时,片状元件4及其拉手在管体1和塞子2的形成过程中同时注塑成型获得,形成易拉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武彬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武彬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64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婴儿半流体食物吸吮器
- 下一篇:一种颈椎牵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