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升降机的玩具车轨道及玩具车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6155.3 | 申请日: | 2011-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0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灵动创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17/00 | 分类号: | A63H17/00;A63H18/02;A63H1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升降机 玩具车 轨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车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有升降机的玩具车轨道及适合在该轨道上运动的玩具车。
背景技术
市场上常见的微型玩具车轨道的结构主要是封闭式,通常设置成O形或8字立交等形状,为了增加玩耍时的乐趣,还可把轨道设置为高低起伏状,玩耍时玩具车可在轨道上高速行驶,因此该结构的轨道常用来赛车。然而这种结构的轨道只适合年龄较大的小朋友玩耍,且比较适用于带电池驱动的玩具车,玩耍的趣味性比较单一,而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经常玩耍的那些没带动力的玩具车,该结构的轨道显然难于适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适合无动力玩具车玩耍、提高玩耍的趣味性的带有升降机的玩具车轨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有升降机的玩具车轨道及玩具车,包括若干段可拆装的轨道体、支撑脚架及玩具车,轨道体组装成自高至低的轨道,在轨道的最高至最低处连接有升降机,升降机把轨道接成封闭式的轨道;
其中,上述升降机的结构包括升降机体、装置在升降机体上的电池、驱动电机、传动机构、开关键以及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有提升片,轨道体面上至少设有一条凹轨,所述凹轨与输送带对应;所述玩具车包括车体和车轮,车体底部设有与凹轨相适配的挂扣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实现的:玩耍时,玩具车凭其车体底部设有的挂扣块容置于凹轨中自轨道高处往最低处运动至输送带位,输送带上设有的提升片挂住挂扣块把玩具车输送到轨道最高处,所述输送到轨道最高处的玩具车脱离提升片后凭其自身重力沿着轨道下滑,然后再重复之前动作,使玩具车在轨道中做周而复始运动。
为满足更多的玩具车在轨道上运动,输送带包括两条升高输送带,轨道体面上设有两条凹轨。
本实用新型轨道体设置自高至低,在高处的玩具车凭借其自身的重量作为下滑力驱动自身在轨道上滑动至最低处,再通过升降机把玩具车运到轨道最高处,然后再下滑,如此循环运动,玩耍方式新奇,可提高孩童的玩耍兴趣。本实用新型适合年龄偏小的儿童玩耍无动力的玩具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升降机的玩具车轨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玩具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升降机的玩具车轨道及玩具车,其结构包括若干段可拆装的轨道体1、支撑脚架2及玩具车4,轨道体1组装成自高至低的轨道,在轨道的最高至最低处连接有升降机3,升降机3把轨道接成封闭式的轨道。升降机体31的上下对接端分别设有嵌块311、312。升降机体31底部设有底撑313。升降机3的结构包括升降机体31、装置在升降机体31上的电池、驱动电机、传动机构、开关键32以及输送带33,输送带33上设有提升片331,轨道体1面上至少设有一条凹轨11,凹轨11与输送带33对应;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玩具车4的结构包括车体和车轮,车体底部设有与凹轨11相适配的挂扣块41,车体上可设置有公仔形象或设置成装甲车。
玩耍时,玩具车4凭其车体底部设有的挂扣块41容置于凹轨11中自轨道高处往最低处运动至输送带33位,输送带33上设有的提升片331挂住挂扣块41把玩具车4输送到轨道最高处,输送到轨道最高处的玩具车4脱离提升片331后凭其自身重力沿着轨道下滑,然后再重复之前动作,使玩具车在轨道中做周而复始运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输送带33包括两条升高输送带,轨道体1面上设有两条凹轨11。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灵动创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灵动创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61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