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镁合金散热大功率LED球泡灯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15871.X | 申请日: | 2011-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2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博大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7/12;F21V19/00;F21V29/00;F21V23/06;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8000 河南省鹤壁市山***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镁合金 散热 大功率 led 球泡灯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的清洁、高效电子照明使用的镁合金散热大功率LED球泡灯。
背景技术:大功率LED灯因节能、高效环保,国内外都在大力研发和推广,但技术中最大的难题是由于大功率LED在通电后会产生较大的热量,长期的高温会使光通量衰减,影响灯的输出和产品寿命。为了保持LED灯得工作稳定性,如何散热是问题的关键,特别是LED灯正在向小型化、大功率、高亮度方向发展,对LED灯得散热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目前问世的大功率LED球泡灯大都采用铝合金挤压技术再深加工作为灯体并兼散热器使用。但该材料和结构要求体积较大,存在着产品重量大且散热效果不佳,长期使用造成发光效果衰减,影响使用效果和寿命。由于灯体表面温度高,防护等级不够,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新颖的流线型,驱动电路与LED产生热分离,充分利用镁合金材料应用于散热,有效提高散热速度且延长使用寿命的镁合金散热大功率LED球泡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灯头8旋转装置在灯口4上端,灯口4内置在灯体1上内部,连接环3热熔固定在灯体1下内端,散热器2悬置于灯体1内腔中,其下中部设置发光元件5,电控驱动电路7设置在灯口4的内腔中,透明灯罩6粘结在连接环3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灯体和连接环选用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优质绝缘耐高温的工程塑料PBT使灯体表面不发热、不导电、安全性能更可靠。
2、连接环的结构,其表面采用特殊工艺处理,起到了发光板的巧妙作用,使光照度好,光通量效果更佳,通过光的反射可使照明范围更大,具有聚光和消除眩光之功效。
3、散热器采用镁合金材料,由于镁合金与铝合金相比重量轻36%,刚度好,性价比均优于铝合金等特点。具有散热面积大,效果好,与塑料灯体的配合具有通风好散热空间大,上下两端空气可对流,可防止和减弱温度高造成发光元件的性能衰减。
4、该产品的驱动电路与发热件进行了分离安装,使驱动电路与LED产生的热分离,不受高温度环境下的影响,打破了市场上的LED球泡灯受空间限制一体式结构,避免了驱动电路不稳定性和短寿命,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5、该产品外形有流线型美感,灯体和灯口采用锁扣连接方式,结构简单合理,易拆装、安全可靠;整体结构封闭性能好,在大自然露天状态中可正常使用,风雨均不能影响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灯体和散热器部件结构图
图4是图3的A-A向视图
图5是图1的灯口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仰视图
图7是图1的散热器的剖视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灯头8旋转装置在灯口4上端,灯口4内置在灯体1上内部,连接环3热熔固定在灯体1下内端,散热器2悬置于灯体1内腔中,其下中部设置发光元件5,电控驱动电路7设置在灯口4的内腔中,透明灯罩6粘结在连接环3的下端。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的灯体1呈外圆心向外放射的等距24组弧形翅片14,下端设置透孔护板15,上内腔锁孔和灯口4两弹性卡钩11扣接在一起。
如图1、图2、图3、图4、图7、图8所示,所述的散热器2呈圆柱状,异形散热翅12等分设置在外圆周边,上表面钻置两固定螺孔13,且用螺钉固定装置在连接环(3)的上端。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所述的灯口4上顶端设置一通线槽10,下端设置两弹性卡钩11,且和灯体1上锁孔扣接在一起。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电控驱动电路7的两极电源线与灯头8和发光元件5的正负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博大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鹤壁博大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58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