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防爆除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5819.4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0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于宏亮;袁学军;陈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汽专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54 | 分类号: | B60S1/5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2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防爆 除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防爆车辆用防爆除霜装置。
背景技术
据发明人了解:煤矿井下可能存在可燃、易爆气体,不能有火花出现,这使井下防爆车辆不能采用常规车使用的电动除霜机或电加热玻璃等进行除霜,所以目前煤矿使用的井下防爆车辆都没有配备除霜装置,挡风起雾后基本靠抹布等抹除,这样不仅使用不方便、而且无法进行安全、有效的除霜,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安全的气动防爆除霜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动防爆除霜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干燥筒、储气筒、气路控制阀、气马达、除霜机外壳、风机、除霜风嘴、散热器及气管,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通过气管依次连接干燥筒、储气筒、气路控制阀、气马达,除霜机内前端设有风机,其后端设有散热器,除霜机外壳背面通过风管连接除霜风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一种气动防爆除霜装置,其中所述气管分为气管一、气管二、气管三和气管四。
前述的一种气动防爆除霜装置,其中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气管一、气管二、气管三和气管四依次连接干燥筒、储气筒、气路控制阀和气马达。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来驱动气马达带动风机转动,在这种结构中没有电气元件的加入,不会产生火花,达到防爆的效果;空气压缩机提供动力源,若车本身有气源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从车本身储气筒取气,压缩空气通气路控制阀控制气马达,气马达驱动除霜机吹出暖风送到除霜风嘴进行除霜。总之采用以上方案就能达到方便、安全除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等,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气压缩机,2.气管一,3.干燥筒,4.气管二,5.储气筒,6.气管三,7.气路控制阀,8.气管四,9.气马达,10.除霜机外壳,11.风机,12.除霜风嘴,13.风管,14.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一种气动防爆除霜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空气压缩机1、气管一2、干燥筒3、气管二4、储气筒5、气管三6、气路控制阀7、气管四8、气马达9、除霜机外壳10、风机11、除霜风嘴12、风管13、散热器14及气管,空气压缩机1压缩空气通过气管依次连接干燥筒3、储气筒5、气路控制阀组7、气马达9,除霜机外壳10内前端设有风机11,其后端设有散热器14,除霜机外壳10的外壳背面通过风管13连接除霜风嘴12。另外,气管分为气管一2、气管二4、气管三6和气管四8;空气压缩机1通过气管一2、气管二4、气管三6和气管四8依次连接干燥筒3、储气筒5、气路控制阀7和气马达9。在图1中空气压缩机(1)压缩空气提供动力源,压缩空气经过气管(2)到干燥筒(3),经过干燥筒(3)干燥后再经气管二(4)进入储气筒(5),从储气筒(5)中取气后通过气管三(6)送到气路控制阀(7),压缩空气经气路控制阀(7)进行控制后的再通过气管四(8)送到达气马达(9)。气马达(9)在压缩空气的驱动下旋转带动风机(11)吹风,除霜机外壳(10)把风机(11)吹的风导向通有热水的散热器(14),风经过散热器(14)后被加热,加热后的风经过风管(13)到达除霜风嘴(14)吹向挡风玻璃进行除霜。气路控制阀(7)通过控制气流的大小与通断来控制除霜风量的大小与通断。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汽专用车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汽专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58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液压行走机械的辅助制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车载式防撞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