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萘系减水剂生产流程中热能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5546.3 | 申请日: | 201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1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利华;彭端雄;王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红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00 | 分类号: | C04B24/00;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刘文求 |
地址: | 51612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萘系减 水剂 生产流程 热能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回收利用领域,尤其涉及的是萘系减水剂生产流程中热能利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萘系减水剂是一种应用最广的混凝土外加剂,其生产工艺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余热,这些余热都是由化学反应所需产生。反应釜8在物料反应过程中,因物料反应要求温度应保持在100℃左右,所以反应釜8需要提供降温、升温、保温三种形态支持,现有的萘系减水剂生产装置如图1所示,降温过程时打开第一进水阀4、第一排水阀2,第一蒸汽阀1和第一排汽阀3需关闭。升温过程中打开第一蒸汽阀1、第一排气阀3,第一进水阀4和第一排水阀2需关闭。保温过程中打开第一排水阀2,其他第一蒸汽阀1、第一排汽阀3和第一进水阀4都处于关闭状态,由于排水口设置在夹套9上端,因此在反应釜8的夹套9内存有一夹套水(约800公斤,釜体越大水量越多)。因物料反应本身产生化学放热,在反应稳定期反应釜8多处于保温状态,在以往生产中夹套9内的热水白白排掉而没有利用,但是在生产中还需要热水(约1吨,釜体越大水量越多)去稀释物料,常规作法是将冷水加到热水计量罐11中用蒸汽加热。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萘系减水剂生产流程中热能利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萘系减水剂生产流程中热能利用无法充分得到利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萘系减水剂生产流程中热能利用的装置,包括反应釜、热水计量罐、循环水池,所述反应釜外壁套有一个夹套;所述夹套与水循环系统相通,夹套上设置有排水口,通过水管分别与循环水池和蒸汽锅炉相连,排水口与循环水池之间设置有第一排水阀,排水口与蒸汽锅炉之间设置有第一蒸汽阀,所述排水口位于反应釜的上端;在夹套的底部还设置有冷水进入口,通过水管分别与第一供水管和循环水池相连,第一供水管和冷水进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水阀,循环水池与冷水进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排气阀;热水计量罐通过水管与第二供水管相连,热水计量罐和第二供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水阀;热水计量罐通过蒸汽管与蒸汽锅炉相连,蒸汽管延伸至热水计量罐内,用于加热热水计量罐内的冷水,第二蒸汽阀设置在热水计量罐与蒸汽锅炉相连的蒸汽管上;热水计量罐还通过水管与反应釜相连,在热水计量罐与反应釜之间设置有热水放水阀;其中,在热水计量罐和夹套之间设置一水管,使夹套与热水计量罐相连,水管的一端直接与夹套相连,另一端设置在第二进水阀与热水计量罐之间,并在反应釜的冷水进入口与热水计量罐之间设置热水阀,控制热水的回收。
所述的萘系减水剂生产流程中热能利用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供水管和第二供水管与循环水池相连。
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使夹套内热水得到利用,减少能耗损失,同时减少热量排放到循环水池,使循环水池的水温有所减小,从而增大降温效果;在进行化学反应期间,如果物料在需要加注热水不及时,会导致反应物料凝结,造成物料报废,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如此改进使热水有了充分保证,增加了生产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萘系减水剂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萘系减水剂生产流程中热能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萘系减水剂生产流程中热能利用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红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红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55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式电能信息采控器
- 下一篇:一种检测酿造底锅水香味成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