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桥主立柱与腹板连接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4694.3 | 申请日: | 201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0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牟廷敏;田波;赵元素;范碧琨;蒋劲松;余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混凝土 组合 立柱 腹板 连接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的主立柱与腹板间的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是由钢管混凝土主立柱与钢筋混凝土腹板、横隔板构成组合桥墩。四支钢管混凝土主立柱间由钢筋混凝土腹板连接形成箱体,箱体沿桥墩纵向由钢筋混凝土横隔板形成格构柱。通常在主立柱钢管外包20厘米厚C30混凝土层,钢筋混凝土腹板厚度50厘米,腹板与主立柱间的连接构造困难,若不能保证连接质量会无法形成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格构体系,降低桥梁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桥主立柱与腹板连接构造,结构简单,易于施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桥主立柱与腹板连接构造,包括主立柱和与之连接的腹板,主立柱包括钢管和外包的混凝土层,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层内成对设置环形抱箍钢筋环绕钢管,环形抱箍钢筋的两端分别与混凝土层内的混凝土层纵向钢筋、腹板内的腹板纵向钢筋形成可靠连接;在腹板内设置与钢管外壁、腹板纵向钢筋形成可靠连接的门型钢筋,以及伸入混凝土层与混凝土层纵向钢筋形成可靠连接的横向勾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构件数量少,钢材用量省,材质影响小,提高了桥梁安全性,降低了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一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柱腹板与钢管立柱连接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零部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主立柱10、混凝土层11、钢管12、混凝土层纵向钢筋13、环形螺旋箍筋14、环形抱箍钢筋15、环形抱箍钢筋16、腹板20、腹板纵向钢筋21、门型钢筋22、横向勾筋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桥主立柱与腹板连接构造,包括主立柱10和与之连接的腹板20,主立柱10包括钢管12和外包的混凝土层11。所述混凝土层11内成对设置环形抱箍钢筋15、16环绕钢管12,环形抱箍钢筋15、16的两端分别与混凝土层11内的混凝土层纵向钢筋13、腹板20内的腹板纵向钢筋21形成可靠连接。在腹板20内设置与钢管12外壁、腹板纵向钢筋21形成可靠连接的门型钢筋22,以及伸入混凝土层11与混凝土层纵向钢筋13形成可靠连接的横向勾筋23。参照图1,所述混凝土层11内设置与混凝土层纵向钢筋13连接的环形螺旋箍筋14。
本实用新型加劲钢筋配置合理,保证结构体系的形成、结构刚度的均匀过渡及结构传力的顺畅。构件数量少,钢材用量省,材质影响小,提高了桥梁安全性,降低了工程成本。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桥主立柱与腹板连接构造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46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振弦式应变测量装置
- 下一篇:叶片圆弧对称度的检测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