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农作物风干仓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14400.7 | 申请日: | 2011-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5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孙秀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秀海 |
| 主分类号: | A01F25/12 | 分类号: | A01F2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李京楠;张亚军 |
| 地址: | 028418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农作物 风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干燥装置,特别涉及农作物自然脱水风干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等农作物收获后晾晒是农民面临的难题,使用场地晾晒,生产效率低,占地面积大,地面不通风,农作物与地面接触还易受地面潮汽影响,也容易粘附地面的灰尘、杂物,降低品质,而且有可能被鸟蹬、鸡啄、老鼠啃咬。
若采用煤电干燥设备进行农作物风干,存在着生产成本高,产量低,耗能多、农作物表皮易破损的问题,不能大面积推广使用,煤电加热烘干很容易破坏农作物的营养成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农作物风干仓,适用于多种农作物的晾晒风干,晾晒速度快,干燥效果好,节能,环保,而且具有防止鸟蹬、鸡啄、老鼠啃咬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农作物风干仓,包括仓架、进料斗、卸料斗,其特征是:仓架内竖向布置多个晾晒筒,相邻的晾晒筒之间留有空隙,晾晒筒表面布满网眼,进料斗设置在仓架顶部,卸料斗设置在仓架的底部。
所述仓架由边框和固接于边框正面、背面的多对横梁组成,每对横梁之间设置有纵向拉筋,各对横梁之间的纵向拉筋上、下对齐,并通过竖向拉筋固定在一起,从而在仓架的内部形成多列竖向通道,晾晒筒间隔的布置在这些竖向通道内。
所述晾晒筒由丝网卷成。
所述进料斗内设置有尖顶形状的分料板,分料板表面布满网眼,分料板跨接在相邻的晾晒筒的顶端之间。
所述卸料斗为倒置的四棱台形状,卸料斗的正面、背面装有边网,卸料斗的左面、右面装有护网,卸料斗的底端设置有插槽,插槽上装有插板。
所述仓架的四角设置有四个支腿。
所述仓架正面各横梁之间设置有竖向拉筋和斜向拉筋,仓架背面各横梁之间也设置有竖向拉筋和斜向拉筋。
所述仓架边框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纵向筋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产品为立式结构,可充分利用空间,节省土地使用面积,适用于多种农作物的晾晒风干,如玉米、高粱、大豆、花生等,晾晒筒由丝网卷成,制作简单,晾晒筒表面布满网孔,网孔的孔径小于农作物颗粒。
用晾晒筒将农作物盛装起来,农作物不与地面接触,不易受潮,也不会粘附地面的灰尘、杂物,农作物品质有保证,而且可防止鸟蹬、鸡啄、老鼠啃咬,晾晒筒间隔的分布,有利于横向和纵向通风,水分蒸发快速。
本产品不使用电能,利用农作物湿胀干缩的现象自然晾晒风干,位于上层的农作物风干后,其体积会缩小,密度会变大,在重力作用下,农作物逐层向下串动,由于农作物是依靠重力自动向下流动,因而不用人工翻料,节省人力,且可保证农作物颗粒不破损,真正做到了颗粒归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晾晒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分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仓架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仓架内部增加第一、第二排竖向拉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仓架内部布满竖向拉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仓架外围进行加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晾晒筒、分料板的分布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标号
1仓架 2晾晒筒 3进料斗
4卸料斗 5纵向筋板 6横梁
7横梁 8纵向拉筋 9竖向拉筋
10竖向通道 11交叉拉筋 12分料板
13支腿 14边网 15斜向筋板
16护网 17插槽 18插板
19竖向拉筋 20斜向拉筋 21网孔
22网孔 23网片 24网片
25网片 26网片
请参照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农作物风干仓,包括仓架1、晾晒筒2、进料斗3、卸料斗4,仓架1为框架结构,仓架1的边框由角铁焊接而成,仓架1的左、右两侧焊接有纵向筋板5,纵向筋板5由角铁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秀海,未经孙秀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44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