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点自动循环气体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4015.2 | 申请日: | 2011-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9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卫巍;胥平;潘进鱼;鲁嘉庆;安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2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 自动 循环 气体 分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分析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多点自动循环气体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冷轧连续退火炉中,炉内保护气体中有三项成分指标需要在线分析测定:氢气含量、含氧量(ppm)和露点。冷轧连续退火炉炉内保护气氛主要由N2和H2构成,炉内压力呈微正压(50~200Pa),温度600℃,掌握与控制保护气氛中的含H量、含O量和露点数据,对防止带钢表面氧化、保证带钢表面高品质和设备运行安全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是冷轧大型连续退火炉自动运行的重要控制功能和保证。
现有的大型冷轧连续退火炉一般均由加热、均热及冷却这几大部分组成;在这些重要区域,上述的三项数据均需进行检测,一般每座退火炉需要检测点数在5个以上,部分炉子需要10个点以上或更多。现有退火炉很大部分炉内气氛采用的分析方案是单点检测分析,即每个点设置一套分析仪装置。因此存在着以下缺点:
1、同样的检测点数,工程费用高。
2、运行维护投入大。
3、生产中,取样管路是否泄漏很难判断。
有鉴于此,寻求一种多点自动循环气体分析装置成为该领域技术人员的追求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多点自动循环气体分析装置,它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能同时对多个采样点的气体进行自动或手动分析检测。采用自动控制切换采样点时的N2吹扫、待检采样管的自动排放设计及高效可靠的预处理系统设计,使得装置可对每个采样点的气体成分进行准确、实时的在线分析,且保证了被测气体的新鲜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多点自动循环气体分析装置,至少包括:人机接口(100)、现场操作盘(101)、分布式控制系统(200)以及气体分析仪盘(300);
所述气体分析仪盘(300)连接分布式控制系统(200),所述人机接口(100)及现场操作盘(101)分别连接分布式控制系统(200);
所述气体分析仪盘(300)包括至少一个分析点、采样泵(P1)、排放泵(P2)、露点仪、氧含量分析仪、氢含量分析仪、若干三通电磁阀以及氮气吹扫;
所述分析点分别连接采样泵(P1)以及排放泵(P2),所述氮气吹扫通过三通电磁阀(SV6)连接分析点;
通过与采样泵(P1)之间的节点,采样泵(P1)分别连接露点仪、氧含量分析仪以及氢含量分析仪。
所述分析点共计五个;
所述第一分析点依次连接三通电磁阀(SV8)以及三通电磁阀(SV1);
所述第二分析点依次连接三通电磁阀(SV9)以及三通电磁阀(SV2);
所述第三分析点依次连接三通电磁阀(SV10)以及三通电磁阀(SV3);
所述第四分析点依次连接三通电磁阀(SV11)以及三通电磁阀(SV4);
所述第五分析点依次连接三通电磁阀(SV12)以及三通电磁阀(SV5);
所述三通电磁阀(SV1至SV5)的一路分别连接采样泵(P1),三通电磁阀(SV1至SV5)的另一路分别连接排放泵(P2);
所述氮气吹扫依次连接三通电磁阀(SV6)以及三通电磁阀(SV1)与采样泵(P1)之间的节点;
所述采样泵(P1)分别连接露点仪、氧含量分析仪以及氢含量分析仪,连接分布式控制系统(200)。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点自动循环气体分析装置仅以一套分析仪器,同时对多个采样点(采样点的个数无限制,根据实际工艺要求确定)的气体进行自动或手动分析检测。采用自动控制切换采样点时的N2吹扫、待检采样管的自动排放设计及高效可靠的预处理系统设计,使得装置可对每个采样点的气体成分进行准确、实时的在线分析,且保证了被测气体的新鲜度(其检测的实时性,完全不受循环点数制约)。其不仅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投资费用,提高了设备运行的效率,更为重要的是,使判断采样管是否泄漏变得非常简单、科学;减低了生产维护成本,满足了大型连续退火炉安全、高效运行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点自动循环气体分析装置的喷吹给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为人机接口(HMI),101为现场操作盘,200为分布式控制系统(DCS),300为气体分析仪盘,P1为采样泵,P2为排放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40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就地安装的高压电能表
- 下一篇:测泡装置